(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李玖)
1.微纳光学积累深厚,四大事业群齐发力
1.1.多年深耕微纳光学,布局四大事业群
专注微纳光学,积极拓展产品应用。公司深耕微纳光学领域,从微纳光学关键制造设备起步,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并购等途径,建立了覆盖微纳光学主要应用领域的研发、制造体系。在底层核心技术的支撑下,苏大维格相继开发出了多系列的光刻机、压印设备,构建完备的维纳光学高端设备集群,陆续推出公共安全材料、新型印刷材料、导光材料、中大尺寸电容触控模组和特种装饰膜等产品,同时正在研发适用于AR显示的光波导镜片等新一代产品。
微纳光学设计与制造,三大事业群齐头并进。公司拥有丰富的微纳光学设计经验,以及光刻和纳米压印设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以此支撑公共安全和新型印材、反光材料和消费电子新材料三大产品事业群。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加大AR眼镜光波导镜片、全息光场3D显示、微透屏下指纹等项目的研发投入,深入挖掘微纳光学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持续推进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二十载发展,近年再扩新版图。公司于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注册成立,年公司改制,将业务领域扩大到镭射转移材料、平板显示材料、高端光学防伪解决方案和先进制造装备。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年成功攻克AR纳米波导镜片批量化关键技术。年微纳光学新材料项目及维格光电产业园落地盐城,高性能柔性触控屏及模组和研发中心项目落地南通。年非公开募集8亿元,用于建设盐城维旺科技有限公司光学级板材项目及SVG微纳光制造卓越创新中心项目。
股权结构较为稳定,实控人产业资源深厚。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林森持有18.35%股份,作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大股东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子基金,借助战略投资者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此外,苏大投资是江苏大学全资子公司,高校支持下,公司科研实力有所保证。集团下设12家企业和若干事业部,业务布局明晰。
秉持创新驱动理念,持续注入成长动力。陈林森先生长期从事微纳米光学技术与装备研究,担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主委会主任,曾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以陈林森先生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坚持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为项目的开展和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持续研发高投入,核心研发体系强大
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年营业收入为17.37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为-3.50亿元,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华日升微棱镜反光材料销量下滑,同时原材料涨价,导致计提商誉减值3.10亿元,母公司因此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损失,此外,子公司维业达稼动率和产品良率较低。年Q1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我们认为,随着向华日升指派新的管理团队,同时维业达客户开发顺利进行,公司经营状况有望迎来改善。
微纳光学产品占比呈上升趋势。营收结构上,年微纳光学产品营收占比达到77%,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年主营反光材料的华日升并入公司,年反光材料的营收占比为42%,年下降至21%。
新品业务持续拓展,毛利率有望提升。-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20%到35%区间,毛利率有所下滑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未来随着高端微棱镜型反光材料、AR光波导镜片等高毛利业务的持续拓展,毛利率有望提升。分产品来看,微纳光学产品的毛利率维持在20%-30%区间,年反光材料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等因素致使下游客户购买意愿下降,同时原材料化工料成本剧增。多层次研发体系,构造技术优势。公司研发费用率维持在6%以上,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年研发人员数量为人,年底提升至人。截至年底,公司取得项专利授权。苏大维格拥有2个科研工作站和3个研究中心作为技术研发的强大后盾,建立了关键技术、工程应用、产品应用的多层次研发体系。
1.3.股权激励+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五大重点方向
股权激励实现公司成长赋能。年公司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2.11%。激励对象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骨干员工。我们认为,在股权激励充足的情况下,员工凝聚力增强,整体竞争力有望提升。
持续推进技术融合创新。公司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接数十项各级政府的科研课题并成功通过验收。在微纳光学原理和图形设计、光刻机和纳米压印设备制造等方面拥有领先的实力,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量级奖项。在高端智能装备事业群的支持下,苏大维格在多项平台领域实现持续创新突破,不断开发适应下游市场的应用领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平台。
高校研发同客户拓展双抓手,构筑产业优势。在公共安全和新型印材领域,苏大维格与公安部合作,开发了应用于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的防伪材料,并独家向公安部供应驾驶证、行驶证的防伪膜,利用先发优势构筑壁垒。公司的纳米纹理光学膜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华为、荣耀、小米、vivo等品牌,与下游主流手机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研发上,国内多所高校及国外知名研究机构都是公司合作伙伴,为公司技术实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紧握市场发展,布局五大重点领域。公司形成了微纳功能薄膜、巨屏电容触控传感器、纳米光场镜片与3D光场系统、薄膜成像透镜等新颖功能器以及超颖材料(混合光电)的五大重点布局领域。年苏大维格拟于高伟光学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合作进行AR光波导镜片、AR-HUD光学材料、多层衍射光学镜片等光学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开发,并实现终端客户的应用和销售。
2.AR终端爆发,光波导镜片空间可观
2.1.需求侧:消费类AR和车载AR-HUD成长空间广阔
2.1.1.AR终端出货量迅速增长
基于拓展现实,元宇宙提供沉浸体验。元宇宙是一种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通过整合多种新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元宇宙的生态版图包括底层技术支撑、前端设备平台以及场景内容入口,其中前端设备平台包括VR/AR、智能可穿戴和等感官交互设备等沉浸式器件。
VR/AR设备是元宇宙的连接入口。元宇宙需要终端设备作为连接入口实现,VR/AR能够提供近眼显示、感知交互和渲染计算的功能。AR眼镜的显示性能方面,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