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孙柏阳,代川,许洁)
一、物理与化学检测:细分领域与主要企业
(一)检测项目分类:物理指标重合度高,化学指标丰富多样
根据上下游行业和技术路线的不同,检测认证服务可划分为偏物理类检测和偏化学类检测两大领域。
物理类检测服务主要内容为利用设备测试或计量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参数,以判断产品的耐用性、精确度、抗扰度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下游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建筑工程/材料、电子电器、特种设备、机械汽车、计量、电力等,典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检测(EMC)。
1.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是依据力学、工程学等对建筑材料进行各类物理性能检验以验收工程可靠性,如建筑钢材、玻璃幕墙支承装置等静力、疲劳性能检验,建筑锚栓、植筋胶、预埋件等抗拉、抗剪、疲劳性能、低周反复荷载检验,混凝土构件、砌体构件及墙体等力学性能检验等;
2.电子电器检测:一般针对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产品性能等进行的测试,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各国的相关标准规范,检测范围包括家用电器、音视频产品、无线通讯等,检测项目主要有电磁兼容检测、环境与可靠性、安规测试等;
3.汽车检测:主要分为整车检测和零部件检测,检测项目繁多,包括整车与电子零部件的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检测,内外饰件、座椅、底盘的测试等。
化学类检测服务主要是在实验室中利用检测耗材对物品所含化学成分的浓度、活性等指标进行检定,以控制检测对象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化学类检测细分业务主要涵盖环保、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市场占比较高的业务包括食品检测、环境检测、医学检测、轻工、纺织服装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环境检测: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方法,连续或者间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并出具检测数据与结果的过程;
2.食品检测:主要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包括营养物质检测、有害物质检测、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检测等;
3.医学检测:指对临床标本进行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以协助预防医学中对健康状态及生理功能的评估,临床医学中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及追踪等。
物理类检测内容主要涉及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磁学等物理学领域。以可靠性与环境测试业务为例,检测范围涵盖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产品、轨道交通、航空机载等制造业,检测项目可分为环境试验(温湿度试验、低气压试验、淋雨试验、盐雾试验等)、机械试验(跌落试验、振动试验、冲击试验、弹跳试验等)、寿命试验(按键测试、拔插测试、弯折测试等)和特殊试验(X射线检查、红外线检查、超声波检测等)等,旨在测试产品在仿真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耐受能力。
物理类检测不同行业之间的检测项目重合度较高。例如,汽车、军工、通信等行业的检测项目基本类似,均需进行环境与可靠性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检测。
化学类检测的指标相对物理类更加丰富。基于元素成分多样性,化学类检测指标繁多,通常依托于不同被检产品的品类性质体现出较大的差别。以食品检测业务为例,检测产品包括乳制品、果蔬产品、饮料酒类、肉蛋产品、水产品、保健品等,检测项目有理化指标(颜色、气味、PH值等)、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食品卫生(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等)、营养标签(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等)。以环境检测中的土壤检测项目为例,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类(砷、镉、铬等)、挥发性有机物(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等)、半挥发性有机物(硝基苯、苯胺、2-氯酚等)、特征污染物(总石油烃等)。
(二)市场规模:疫情之下增速起落,化学检测碎片化显著
从整体规模来看,物理类检测市场空间较大,18、19年增速较高。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数据,若不考虑机动车综检、软件及信息化等无法准确划分归属的综合性专业领域,年物理类检测细分领域规模总和为.4亿元,化学类检测规模总和为.7亿元(人为划分,可能存在偏差)。检测服务行业下游领域分散,需求与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联系紧密,在国家政策利好和质量监管加强背景下,18、19年物理类检测规模增速分别为27%、17%,化学类检测增速为6%、16%。年疫情导致制造业需求承压,物理检测增速增长仅6.5%;而化学检测的卫生、医学、轻工板块受益于疫情期间猛涨的核酸检测和医药防护用品需求,缓冲了其他细分领域的下行影响。
从下游行业来看,物理类检测偏向重工业,化学类检测偏向轻工业。年物理类检测下游以建筑工程(35%)、建筑材料(20%)、电子电器(10%)、特种设备(9%)等制造业和大型工程为主;化学类检测下游以环境环保(30%)、食品(13%)、卫生(9%)、材料(6%)等轻工业为主,行业数量众多,收入格局更为分散。
物理类检测下游市场相对集中。建筑行业是物理检测的第一大领域,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数据,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的年市场规模分别达亿元、亿元,17-20年平均规模增速达16%、17%。总体而言,物理检测各细分领域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其中电力行业增速最高,达22%;其余领域还包括电子电器、机械、特种设备、计量校准等,17-20年CAGR分别为17%、13%、12%、12%。
化学类检测下游需求相对份额。第一大领域环境环保检测拥有最大规模(亿元)和最低市场集中度(2%);医学检测受益于疫情,年增速达82.7%,在疫情常态化管控下预计增长还将持续。化学检测小而分散的市场格局带来的是更低的盈利天花板,以化学类检测服务为主的公司难以通过聚焦于一小部分行业来实现盈利持续增长,快速切入新领域并进行业务整合是获取业绩增长点的必经之路。
(三)竞争格局:玩家数量星罗棋布,业务布局各有千秋
国外第三方检测机构龙头包括SGS、BV、Intertek、Eurofins等大型综合性检测企业,业务布局覆盖全面,涉足工程机械、食品/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在全球占据领导地位。其中,BV营收占比第一大业务为建筑基建工程检测,根据年报披露,该业务年的营收占比达到28.56%;SGS、Intertek、Eurofins在食品、环境、消费品和生物医学领域布局较广,总体业务偏向化学类检测服务。
国内检测认证服务行业仍处于市场化发展前期,总体竞争格局激烈。根据国家认监委的统计,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家,其中就业人数在人以下的“小微”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43%,市场多元分化特征明显。在规模以上(年营收0万元以上)的检测机构中,按照营收占比第一大业务进行分类,从事偏物理类检测业务的主要公司有广电计量、中国电研、苏试试验、电科院、国检集团等;从事偏化学类检测业务的主要公司有华测检测、谱尼测试、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综合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广电计量和华测检测分别在偏物理类检测领域和偏化学类检测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分别将公司年的物理检测业务收入之和除以物理检测市场规模(.4亿元)、化学检测业务收入之和除以化学检测市场规模(.7亿元),可估算各公司年在相应领域的市占率。测算得到广电计量的计量校准、环境与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检测三大业务在物理类检测领域市占率达0.74%;华测检测主要布局于食品、环境、消费品检测,在化学类检测领域市占率达1.60%。谱尼测试以食品检测和环境检测业务为主,同时涉足建筑材料与工程检测、电子电器检测等物理类业务。
单一细分赛道冠军:其他检测机构尤其是物理类检测机构,目前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深耕某一细分领域,同时从事部分其他领域。中国电研和电科院是电器检测的专业机构,国检集团是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检测的头部企业,苏试试验专注于环境与可靠性测试,苏交科致力于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
二、特征探讨:成本结构、客户结构与服务半径
我们从几个不同维度出发分析了物理化学检测的特征。成本结构上,由于物理检测具有重资产属性,广电计量资产结构中设备原值达90%左右,高资金投入决定了物理检测更高的进入壁垒;化学检测流程中通常依赖人员实地取样,华测检测人工成本占比约40%。客户结构上,物理检测多为装备、汽车等大规模企业客户,得益于大客户检测需求的稳定性,物理检测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通常在10%以上;而化学检测政府客户占比较高,企业类需求相对分散,客户集中度低于5%,持续性的市场开拓导致了更高的销售费用率。服务半径上,化学检测样品更高的运输要求、更低的盈利上限和政府订单属地化偏好决定其拥有更小的服务半径,驱动其通过内生外延更快实现全国性业务网络化布局。
(一)成本结构:资产属性构建壁垒,检测流程依赖人效
物理类检测实验室更依赖设备,化学类检测实验室更依赖人员。化学类检测中占比较大的食品检测和环境检测业务通常需要公司调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采样,对人员数量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对设备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而物理类检测的细分领域中涉及较多的业务包括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业务,一般需要暗室、振动台、试验箱等大型检测设备进行检测,通常只需客户将样品送检即可,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对人员数量的依赖程度较低,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计量校准业务服务模式送检、取检和上门检测兼有,对设备和人员的依赖程度介于中间。
我们总结认为,造成物理类检测与化学类检测不同成本结构的原因有二:
1.物理检测实验室重资产属性,高昂设备挤占成本。筹建物理检测实验室需要投入的固定资产购置费用较高,所需购置设备可包括暗室、屏蔽室、振动台、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试验箱、试验仓、测试仪、冷却系统、雾化仪、色谱仪、光谱仪等等。这些大型检测设备价格高昂,单价超百万元。根据谱尼测试招股书,一个物理实验室的初始设备投入约-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可达50%以上。从固定资产结构来看,根据年报披露,广电计量的检测设备原值占固定资产原值90%左右,而华测检测的检测设备原值占比约为70%。物理检测高昂的设备投入构成了成本的主要部分,容易造成财务费用和资金流承压。
从报表特征来看:物理检测重资产规模导致高杠杆率和低资产周转率。根据年报披露,年广电计量、电科院的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10.33%,高于华测检测和谱尼测试的0.32%、0.16%;相对应的是广电计量、电科院、中国电研等的高资产负债率。物理检测的高财务费用率一方面是由于广电计量、电科院等公司上市时间较短,银行借款仍是重要融资方式,随着业务规模扩大相应的利息费用和手续费增加;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由物理检测机构较重的资产规模决定的。年广电计量、电科院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71次、0.29次,华测检测和谱尼测试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65、2.92次。物理类检测资产周转率低于化学类检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理类检测机构的资产规模较重,所需设备投入较多,这也导致当期计提折旧摊销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较高。
从行业特征来看:物理检测初期投资壁垒较高,玩家数量相对较少。由于建设实验室的设备购置费用通常高于人员配备费用,筹建物理检测实验室的初始资金投入要求高于化学实验室,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和内生性扩张壁垒。因此,化学检测细分领域如环境、食品、水质、卫生等的检测机构数量相对物理检测较多,竞争格局激烈。随着近年国有机构市场化转型的有序推进,第三方机构检测服务市场涌入更多玩家,竞争进一步加剧。自年环保部下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后,环境检测领域机构数量急增,年从事环境检测的机构数量反超建筑工程领域,年总数量达到家。
2.不同业务板块人员依赖度取决于实验室检测流程的差别。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可分为三类:送样检测实验室、采样检测实验室和仪器校准实验室。送样检测实验室,由客户将样品直接送到公司实验室,在实验室完成检测;采样检测实验室,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携带仪器到客户现场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完成检测;仪器校准实验室,公司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携带设备到客户现场对仪器进行校准。需要现场采样和现场校准的实验室对人员依赖度更高。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业务通常需要客户将样品或设备现场送检或寄送至公司,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计量校准业务的服务模式则同时包含三类,上门校准服务、上门取送服务、客户直接将其仪器送检或者寄送到公司实验室。
大部分环保、食品检测业务则需要公司承担采样工作,实地采样依赖专业人员数量。化学类检测业务主要服务模式有两类,一是公司在特定现场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采样,再将样品带回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代表性,一般采用此类模式的有环保检测、食品检测业务等。例如,检测机构在承接食品抽检项目时,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抽样人员执行现场抽样任务时不得少于2人;二是客户现场送检或寄送样品至公司进行检测,一般采用此类模式的有纺织检测、医学检测、材料化学分析业务等。
化学检测员工规模较大,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由于检测流程的取样要求,华测检测和谱尼测试员工人数显著高于广电计量和电科院,带来的是管理难度的提升和人效的差距。年华测检测和谱尼测试的人均产值分别为35.43万元/人、21.75万元/人,近几年持续稳步提升,但相较于苏试试验、中国电研的69.82万元/人、.26万元/人的数值仍有一定差距;广电计量、电科院、国检集团的人均产值也分别达到了38.45万元/人、56.32万元/人、39.20万元/人的高水平。提升经营效率是利润率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实行精细化管理、调整人才结构才能走向高质量发展。曾任职于SGS的申屠献忠先生于年6月加入华测检测,通过考核重点由规模向业绩切换、逐步改变过于激进的投资方式、利用协同效应提高实验室生产效率等举措,实现了管理效率的快速提升。
(二)客户结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