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年疫情催生宅经济,预制菜站上了新风口。到了年春节,预制菜销量增长明显。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目前预制菜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偏低。对供应链的高要求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渠道用料成本和客户视觉味觉预期的矛盾,不断催生行业在餐饮边界进行新突破和新尝试。资本端与产业端对预制菜行业前景普遍看好,头部品牌获知名机构多轮融资,新兴品牌备受青睐。据预测未来六到七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本报告将从预制菜市场总览、消费者需求及应用场景、行业主要参与者及产品综合品质情况,对预制菜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剖析及预判,为预制菜相关行业研究及决策者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1

预制菜行业市场总览

1.1.预制菜行业整体概览

预制菜,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简而言之就是预先做好的半成品或成品食物,消费者只需稍微加热或简单烹饪即可食用。预制菜的海外市场:诞生于年,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商业化,80年代后在部分欧洲国家兴起并逐渐成熟。

年,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在美国诞生,生产出预制菜的雏形——速冻加工食品。凭借西餐饮食结构单一的优势,催生了不需复杂制作加工的汉堡、披萨、牛排、炸鸡、薯条等等预制菜,并很快实现标准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SYSCO为龙头的企业解决了食材配送供应链和跨区域冷链仓储问题,让预制菜在消费者中获得了较高的接受度。80年代初期,预制菜在欧洲国家逐渐兴起。截至年,美国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超过亿美元。

日本的预制菜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冷链的发展,年东京奥运会、世博会采购预制菜的推动,加上便利店的兴起,日本民众对预制菜很快从认知到喜爱。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因素的影响,日本预制菜的整体需求量不断加大,预制菜市场稳步增长。年,日本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5亿美元,市场渗透率超60%。

预制菜的国内市场:90年代进入中国,从净菜加工厂发展为餐饮连锁,从B端逐渐渗透到C端,呈倍数级增长。

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店进驻国内,在餐饮市场开始有了净菜配送加工厂,预制菜行业进入萌芽期。年左右,陆续有了生产半成品菜的预制菜企业,但由于速冻技术和冷链物流成本和区域的局限,市场渗透较为缓慢。年,预制菜首次出现在B端餐饮市场。年,外卖的兴起和餐饮企业连锁标准化,推动预制菜在B端加速渗透。餐饮店供应商和自建的中央厨房将一部分菜品制做好供应到餐厅后厨,厨师进行加工后端上餐桌,让费工费时的复杂“硬菜”、“大菜”实现了“便捷化”和“标准化”。

与美日不同的是,我们国内的菜品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菜系,广泛的“便捷化”、“标准化”还难以实现。对标饮食文化习惯和我们非常相近的日本,他们更为成熟的食品工业化管理,对我国预制菜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目前我国预制菜的体量还是以B端为主,C端的比重相对较小,消费市场偏集中于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购买习惯还处于教育培养阶段。从《中国烹饪协会五年(-)工作规划》可以看到,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未来的预制菜市场具有极大潜力。

1.2.预制菜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1.2.1政策环境

国内行业政策方面,从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绿色食品餐饮链等政策,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另外,国内多地出台的加码扶持政策,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企业作用,培育示范企业等等一系列措施,都在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町芒研究院认为,经过科学研制、合理搭配的预制菜,能避免长期食用某类食品造成单一营养所带来的弊病,对国民饮食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环境机遇方面,多个RCEP成员国对预制菜需求增大。随着年1月份RCEP的生效实施,预制菜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优惠的政策,在海外发展的空间巨大。

1.2.2经济环境

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年我国经济呈现延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元,同比增长8.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

年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在国际复杂严峻环境和国内疫情的双重考验下,国内循环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拉动经济增长了5.3个百分点。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全年网上零售额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升级类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国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饮食结构也相应升级,吃的更营养更健康成为主流。

1.2.3社会环境

快节奏的工作与美味可口的饭菜是否可以兼得?现代人想在繁忙的通勤和理想的健康生活之间获得平衡,不希望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买菜、洗菜、做菜上,如果既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还能享受到程序复杂的“硬菜”就更有幸福感了。预制菜即配即烹的特点解决了“简单煮”的生活需求和“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烹饪难题。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上桌,还能让烹饪“小白”体验一把当大厨的乐趣。

预制菜不但契合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还顺应了年轻人“虚拟订单,现实取货”的“宅文化”。年就地过春节的倡导,让预制菜顺势C位出道,熨帖了无数人的“思乡胃”。预制菜从B端延伸到C端发力,走进生鲜超市,布局电商平台,从南到北,煎炒闷炖,预制菜火出了圈,火锅类预制菜尤其火爆,位居销量榜首。

《年淘宝年夜饭报告》显示,预制菜在春节前夕同比增幅超%;叮咚买菜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7天售出万份,客单价增长超过1倍多,火锅类快手菜创下单日售出20万锅的记录;京东生鲜的年夜饭预制菜整体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同比增长94%。预制菜赋予了高效率的生活和品质需求,比普通外卖更具有仪式感和烟火气,这就是预制菜获得青睐的重要原因。

1.3.预制菜市场规模

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和冷链技术的逐步完善,预制菜行业在餐饮变革和居家消费的推动下迎来行业风口。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亿元,同比增长18.1%;据多方研究机构估算,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预计年市场规模突破亿元。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或将超万亿元规模。

捕捉到预制菜增长点的众多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和零售电商纷纷入局。天眼查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企业超过7.2万家,仅去年新增注册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就有家。

前不久NCBD发布的《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综合考量评估了我国预制菜的发展水平。广东和山东两省以超过70分的预制菜产业指数位居榜单前列,龙头企业有恒兴集团、国联水产、正大集团等;山东的预制菜供应链企业超过家,以龙大美食为核心,发展后劲十足;位居榜单第三名的福建,巨头企业包括安井食品、圣农、三餐有料等;位居第四位的江苏,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是当地最大的预制菜企业。

疫情对餐饮市场的巨大打击不容置疑,但也迫使餐饮企业寻求变革。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占企业营收比例仍保持在22%的较高水平,房租成本比例为9%。进入后疫情时代以来,不少餐饮企业放缓门店扩张,着重践行分餐制、限塑禁塑等绿色餐饮改革,自建中央厨房和优化供应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国内有超74%的连锁餐饮企业采用中央厨房做集中配送,对第三方代工菜品的需求增加,逐步与预制菜企业达成合作。预制菜企业在食材采购、物流运输上具备规模效应,食材更新鲜安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避免了单个餐厅繁琐的食材处理过程,保证菜品口味稳定。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能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食材在到达门店后,简单加工即可快速出餐,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房租和后厨人工成本后,餐厅坪效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餐企向标准化和品质化的方向转型。

近两年预制菜企业的走红,吸引了不少资本“大咖”的频繁运作。据《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年至年,包括预制菜生产企业、供应链企业和销售企业的行业融资就高达71笔,融资金额超10亿元。年和年预制菜迎来高光时刻后,共收获23起融资,参与投资方不乏红杉中国、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

2

预制菜消费需求分析和趋势

2.1.消费者画像

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消费用户重要集中在27-39岁之间的中青年,占比为58.4%,该年龄段的家庭有孩子的较多,作为经常做饭的人群,对健康的要求更高;其次是40-49岁的人群,占比为20%,相较于27-39岁的主力受众,40+的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更大,他们把预制菜作为简化下厨和保证家人营养的补充;而26岁以下年轻人群,从占比14%来看,他们原本没有习惯做饭,但对于选购速食外卖有品质要求和养生追求,加上自身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特点,对预制菜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因此,随着Z世代作为餐饮主流消费人群的崛起,预制菜将会逐渐渗透深入年轻消费人群。

2.2.购买目的

根据iResearch年的调研数据,在预制菜消费者中,有71.9%的人购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省时,其次是为了美味与健康,不喜欢做饭和不会做饭也是购买预制菜的动因。预制菜以简单快捷的烹饪方式,让烹饪手残党也能轻松驾驭难度高的菜品,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懒宅馋”的用餐需求。

2.3.购买频率和价格

从《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所显示的消费者每周购买预制菜的频次看,有8%的消费者在每天购买,27%的消费者每周购买4-6次,51%的人每周购买1-3次。

在预制菜的购买用户中,以一线城市用户居多,有55.8%分布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购买用户比较接近,有24.2%分布于二线城市,20%分布于三线城市。

从消费者购买的预制菜价格来看,单次消费主要集中在21-30元之间,占比为36.5%;其次在11-20元之间,占比为24.66%;而31-40元之间的消费占比也有23.55%。总体的消费支出比较集中和均衡,说明受众对预制菜接受度比较高,愿意为方便快捷的美味买单。从消费价格也可以看出,直面C端的预制菜免去了厨师、场地和服务的中间环节,成本比在餐厅吃或者点外卖要低。

2.4.购买品类和消费场景

在本土疫情仍有发生、疫情扩散风险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消费者居家常态化这一新因素对预制菜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预制菜企业需要下沉到更加贴近顾客消费的场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预制菜,培育更多潜在的消费者,真正成为“家庭一日三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中国人对年夜饭最为重视。据《年淘宝年夜饭报告》显示,今年的年夜饭预制菜销售上,红烧肉、酱鸭、佛跳墙、大闸蟹、清蒸黄鱼和蒜香仔排等肉菜最受欢迎。调研数据显示的预制菜年夜饭消费占比最高24.47%。春节期间,叮咚买菜的内蒙古炭烤风味羊后腿、红烧圆蹄等预制菜成为家庭晚餐的“重头戏”,销量同比增长了3倍多。饿了么数据显示,年农历廿八至除夕,年夜饭半成品外卖同比增长4倍,年夜饭外卖礼盒同比增长2倍。商务部数据表明,网上年货节启动以来,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6%,其中,半成品增长%以上。

疫情反复的影响下,餐饮门店在暂停堂食和恢复堂食之间来回调整,让消费者寻求预制菜的声量再次突破,线下餐饮店和外卖的消费占比为18.80%。“情侣两人食”(占0.24%),通勤日常午餐(占0.18%)、晚餐(占0.53%)的“一人食”等等的需求也有所提升。此外,预制菜已不仅停留在家庭的餐桌上,火爆的露营,让预制菜成了户外的野餐必备(占0.31%),家人朋友一桌菜10分钟轻松搞定。学生群体的厨房条件有限,又想吃点好的犒劳自己,预制菜在这一消费场景中占比为0.17%。

2.5.消费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