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过去有着深厚的内涵,经过时代的变迁发展成如今的酒桌文化。酒文化在意的是一个品字。美酒佳肴是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抒情方式,以酒会友,以酒言志,以酒述情。而如今的酒桌上劝酒成了一种风气。古有醉酒吟诗,今有醉酒吹牛。以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到现在是千杯酒中认知己。没落的酒文化,兴起的酒桌文化形成了当下人们的寄托。寄托生活的没落,寄托生活的压力,寄托遥远的理想。我国特有的白酒成为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助兴酒。
图片来源:网络传统白酒在酿造工艺上的三个基本标志就是“大曲、纯粮、固态”。粮为酒本、曲为酒骨”。而在年至年间,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爆发,百姓的粮食不够吃,于是,白酒技术不管革新,液态法、固液结合法酿造白酒也就油然而生。因这两种酿造法成本低廉而延续至今。
白酒生产工艺
1、固态法白酒: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目前市面上高端白酒品牌都是传统生产方式的固态法白酒,比如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
2、液态法白酒: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通过添加各种香精香料来达到增香为目的勾调而成的白酒。
3、固液结合法白酒:少量的固态法白酒和大量液态法白酒混合后,再用食品添加剂勾调而成的白酒。目前市面上90%左右的低端白酒品牌均采用的是液态法或固液结合法白酒。
现在市场上白酒的质量都参差不齐,很多品牌酿造的白酒并非用的纯粮食,生产周期较短,更有甚者还会添加非法添加剂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为了让白酒的口感更好,有些商家会在酒里添加甜蜜素。酒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因甜味来自醇基,当物质的羟基增加,其醇的甜味也增加。酒中甜味主要包括己六醇、丙三醇、丁四醇、戊五醇、氨基酸等醇类物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D-氨基酸、D-色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这些多元醇不但产生甜味,还因为它们都是黏稠体,均能给酒中带来丰满的厚感,使白酒口味软绵。
甜蜜素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至40倍,而价格却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甜蜜素是国家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但是使用范围并没有白酒。按照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甜蜜素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禁止在白酒中使用,只能用于配制酒。在白酒中使用甜蜜素就属于超范围添加,属于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让白酒出现所谓的挂杯效果,有些商家会在白酒里添加塑化剂。实际上,如果用纯粮食酿造白酒,且放置一定时间,根本不需要什么塑化剂,就会有非常轻微的挂杯效果。
塑化剂
塑化剂也叫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PAEsphthalates),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
塑化剂就如瘦肉精、面粉增白剂、苏丹红一样,根本不是食物的成分,往食物里添加,是为了欺骗消费者感官。白酒中的塑化剂应当为零检出,如果有标准允许添加就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社会上经常出现喝酒喝死人现象,医生的诊断总是酒精中毒,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所喝的酒,是否为那些非酒精成分引起的中毒?那些劣质白酒中,或者那些有各种名头的所谓高档酒中,除了塑化剂,还添加了什么大多消费者都不得而知。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并能产生热量可以御寒。饮用白酒过量将刺激胃黏膜,不利消化,轻者过度兴奋,皮肤充血,意识模糊,人的控制能力降低;重者知觉丧失、昏睡,并可因酒精中毒导致死亡,长期饮用还可引起肝硬化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建议不要过量饮用白酒或酗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