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角是万华化学,讲万华化学之前,先和大家讲一样东西。叫MDI,中文名很长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它的用途和它的名字一样奇长无比。
它可以用在家具、建筑、制鞋、制革、交通运输、汽车工业、体育、医疗器械等等行业。可以这么说,如果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的话,那MDI就是工业的粘合剂,渗透在国内工业的方方面面。
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只要在发展,国内MDI产品就不会缺市场。
面对生产如此重要产品的万华化学,市场也是非常给面子,目前万华化学的市盈率达到了37倍左右。
这个市盈率出现在一个化工企业身上是非常夸张的。一般市场给予一个化工企业,考虑其是传统周期行业,往往只有个位数的市盈率,但万华却能有如此之高的市盈率,这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逻辑一:行业技术壁垒高,MDI存在较强涨价预期
万华近十年的时间里,ROE有9年都在20%以上。这背后的秘诀就在于万华化学在MDI领域的技术垄断。
目前,全球仅有8家化工企业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并能独立生产,万华化学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一个盈利的产品,如果技术门槛低,新进的企业和资本往往一拥而上,造成产能过剩,产品利润率大幅下降,参与者普遍亏损,这是国内化工行业的普遍现状。
但MDI的生产具有很深的技术壁垒,其核心技术多年以来难以被攻破。这构成了足够深的护城河,把无数想进来的企业挡在门外。
而MDI产品价格近期也是快速上涨。
聚合MDI从七月初开始上涨,从七月初的元/吨上涨至11月10的元/吨,涨幅超过90%
纯MDI从8月初的元/吨上涨至11月10日的元/吨。涨幅超过%
并且十月开始,全球各大生产MDI厂商进入检修密集期,产量将进一步受影响。MDI产品进入上涨空间可以预期。
逻辑二:MDI价格周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发展
如前文所说,MDI的下游应用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门类,万华化学的产量从年的4万吨扩张到了年的万吨,快速量的增长,熨平了价的波动影响。
即使在价格的低谷时期,仍然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如整个年MDI都处于价格低位,但万华还是实现了超过百亿的净利润,同年差别不大。
此外,为了减少对MDI依赖、降低周期性,万华尽可能的开拓业务量。
从布局的多项业务规模来看,万华开疆拓土的步伐迈得很大。75万吨的PDH装置和万吨乙烯装置的产能规模在国内都位居前列。
石化业务在产业链上可以与万华原聚氨酯业务形成协同,产品之一环氧丙烷装置的氢气可以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烷脱氢装置的氢气可以用于苯胺装置。
此外万华还有万方的地下储气库,可以有效规避丙烷的冬、夏季价差。
总之,万华正通过其不断成长的产品规模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努力打破行业周期性。
逻辑三:从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转变
未来的万华不仅将垄断国内市场,更将占据全球市场。
万华目前在烟台、宁波、匈牙利分别建成了三大一体化化工工业园。未来两年万华化学将在烟台和宁波分别制造扩产50万吨和30万吨MDI产能,在福建制造扩产40万吨产能,总计超过万吨的产能将在未来陆续落地。
与此同时,海外MDI巨头科思创、巴斯夫虽然也有扩产计划,但是数量上远远少于万华化学。如科思创未来只计划新增22万吨的产能,万华化学在MDI产品上的产能未来将大幅甩开国际同行。
综上,一个突破行业周期的化工垄断巨头正在渐渐成型,万华化学的未来值得期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