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的纺织化纤产业到跨界进军石油炼化产业,从27人的乡镇小厂到8万多名员工的世界级石化纺织集团、世界强企业、拥有全国五大产业基地、三家上市公司……25年拼搏奋斗,25年风雨兼程,25年砥砺前行,恒力集团在发展中紧紧围绕“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逐步形成了“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民族工业的领跑者。
创新脉搏跳动“新动能”持续不断
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不少企业都处于恐慌当中,纷纷减少产量,低价亏本处理产品与设备,甚至有的直接关门。在整个市场处于不景气的时候,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却在此中发现了商机,借着设备厂家低价处理设备的机遇,以及当时国家支持发展民营企业的资金政策,采购了一大批织布机。
(恒力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装置区)
在金融危机结束后,纺织业开始走向复苏,刚刚从低谷中走出的其他企业产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而陈建华的吴江化纤织造厂只用八个月就收回了扩建成本。正是这批先进设备让恒力集团的前身吴江化纤织造厂脱颖而出。这一经历也让包括陈建华在内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设备创新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以更快的步伐淘汰旧设备,购买更先进的设备。
如今,恒力的化纤生产车间整套操作工序已全部实现自动化,特别是自动清板系统,恒力不仅掌握了核心技术,获得专利,还开创性地创造出无导轨自动清板系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恒力纺织引进全球第一台宽幅双轴自动穿综机,打造前处理智能化生产车间,使人工成本节省80%、效率提升%,而且做到了零误差。
在恒力位于大连的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15平方公里的园区驱车20分钟还没有开到尽头。一路上,不断变换的是高耸的石化装置,不变的是从没跳脱出视野的绿色。一方面,恒力炼化污水处理场应用嵌入式污水处理技术,采用全球最高标准的“法国污水处理技术”和“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率超过80%,处理后的污水COD在17mg/L左右,远远优于国家50mg/L的标准。另一方面,恒力石化通过海水冷却取代工业凉水塔,并首创低温余热联合、集成预热、发电、制冷、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新途径,毎年可节约标煤万吨,节约淡水万吨,增产淡水万吨。绿色节能创新,不仅解决了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降低电耗、减少能源消耗,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发展的目标。
全产业链联动“恒力梦”落地生根
从织造走到化纤生产,一条溯流而上的产业发展道路一步一步摸索过来。恒力永远不会原地踏步、甘于现状,它的雄心与壮志绝不容许自己只停留在产业链的中端,发展全产业链中的中高端产品顺理成章地成为它的主要目标。
(恒力集团仿生、高差别化聚酯化纤智能包装车间)
聚酯纤维的上游产品是PTA,PTA是石油炼化的终端产品及重要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相关的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年,陈建华看准了辽宁大连长兴岛的区位优势,决定将石化项目放在这座北方第一大岛上。年,沧海桑田的巨变呈现眼前,恒力石化目前已经投产3条PTA生产线,年产能达万吨,是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TA生产基地。
聚酯产业链中,PX-PTA-聚酯是主轴核心。受环保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PX产能严重不足,行业供需严重失衡。年上半年,我国PX对外依存度触及60%以上的历史高位,成为我国聚酯产业链最后缺失的竞争环节。
面对国际新形势和行业新趋势,恒力集团继续向产业链上游迈进,启动了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年8月8日,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设。
目前,恒力集团旗下恒力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年5月全面投产,恒力炼化项目不仅在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率先实现全面投产运营,恒力集团也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原油—芳烃、乙烯—精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聚酯(PET)—民用丝及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纺织”这条完整产业链被彻底打通。
党建引领与时代同频共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代人的成就;没有党的政策引领,恒力也不可能走上今天的发展道路。恒力之志在于实业崛起,在于家国繁荣;恒力之志在于做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块‘基石’,在于为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陈建华向世人如此宣告。
(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
作为一家世界强企业,恒力集团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年9月,恒力在江苏民营企业中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年成立党委,年成立纪律监督委员会。紧密围绕企业生产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奋发向上、力争一流的良好氛围,尽心尽力地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扶助弱势群体。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集团公司的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为恒力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江苏经济报记者曾伟实习生王佳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