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财信证券,周策)
1全球轮胎行业格局
轮胎作为车体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零部件,在汽车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胎体的结构,轮胎可以分为全钢胎和半钢胎,全钢胎中胎顶与胎体中的网状结构均由钢丝构成,能承受的压力较大、成本较高;半钢胎中只有胎顶里有钢丝层,胎体网状结构是由尼龙材料或其他人造纤维组成。其中半钢胎适配车型主要以乘用车为主,包括轿车、SUV、MPV等;全钢胎对应商用车为主,包括货车、卡车、大客车以及各种工程车。轮胎市场根据销售渠道的不同可以分为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前者是面向车企合作的前装市场,后者是面向消费者的零售市场。
1.1全球轮胎消费地域结构以及贸易结构
全球轮胎市场辽阔,不同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模式的差异,导致轮胎消费量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化。根据米其林公布的年报显示,年全球主要的轮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北美以及欧洲,分别占比为32.17%、24.71%、23.46%,占据了全球近八成的市场份额。贸易结构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地区相当大程度的轮胎需要依赖进口,轮胎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年度美国轮胎行业出口量为0.33亿条,而进口量达到2.5亿条,相差近8倍。其中美国乘用车轮胎进口国主要为泰国、韩国、墨西哥等国。亚太地区是轮胎的生产主要地,我国轮胎产业常年来贸易顺差为正,轮胎出口占据我国轮胎贸易的70%左右,年我国出口量达到5.91亿条。美国曾是我国轮胎出口的重要地区,但自年“双反”政策影响,中国轮胎屡次被征收高额税率,致使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乘用车数量急剧下降,已跌出美国进口市场的前五。
1.2我国轮胎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近年来,汽车轮胎的更替需求催生出庞大的替换市场,且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使得配套市场也发展迅速,从年的14.83亿条,到年全球轮胎消费量已达到约18亿条。年全球轮胎市场受重创同比下滑约13%,预计全球需求在年底才能恢复至疫情前的市场规模。我国作为一个主要的轮胎生产国,产量占据全球产量近一半,其中60%的轮胎用于出口全球各地。我国轮胎产量在经历了前三年的低迷期后,于年增长至近9亿条,增长速率明显加快,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以及经济的转好,未来轮胎产量将继续增加。我国国内轮胎市场自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起,陆续有中小企业退出轮胎市场。据公开资料显示,年我国有27家轮胎企业被淘汰;年有25家破产或被拍卖;、、年分别淘汰企业36家、38家、23家。随着国内轮胎产业产能的出清,由市场优胜劣汰所留下来的轮胎企业更能充分受益发展。
1.3全球市场竞争格局风云涌动
1.3.1亚太企业利用成本优势抢占头部企业市场
全球轮胎行业的竞争格局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市场份额向东亚企业倾斜趋势明显。几大国际轮胎巨头企业例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的市占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行业头部公司的市场集中度因东亚地区轮胎公司的兴起在逐步弱化:行业CR3从年的56%下降到年的37%;行业CR6从年的70%下降到51%。这主要归功于亚太地区劳动力成本同欧美企业相比有显著的低价优势。尽管近年来亚太地区轮胎企业市占率增速受美国“双反”政策以及高端市场替代“深水区”的影响有所放缓,但随着亚太地区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建厂的策略推进,其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突出,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1.3.2美国多轮反倾销调查,国内企业纷纷开启全球产能布局
近年来,美国对华轮胎贸易政策频频收紧,反补贴反倾销调查使得中国轮胎行业长期被压制。美国商务部最新一次“双反”仲裁于年5月份落地,其中我国本土轮胎企业普遍被征税率区间为6.23%-21.09%。除了对中国轮胎持续施压,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受制于美国的关税制裁,包括韩国、泰国、越南及中国台湾地区。
尽管国内头部轮胎企业可以通过与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税率增加带来的压力,或者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等方式减缓消极影响,但长期来看,国内企业想要突破关税的限制,品牌化和国际化是最终的发展路径。例如赛轮轮胎、玲珑轮胎等国内头部企业已经逐步加快全球化布局,纷纷在东南亚以及欧洲建设工厂以规避贸易壁垒。依靠产品品质升级以及产能全球化布局等策略,国内头部企业或能通过“双反”政策实现“危”与“机”的转化,发展与巩固强者恒强的国内行业地位,逐步成长为轮胎国际一线品牌。
2国产轮胎崛起指日可待
2.1国产轮胎长期竞争优势牢固
2.1.1国内外企业成本结构差距较大,国内企业人工成本优势显著
轮胎公司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控制。通过分析国内外轮胎企业的成本结构,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各成类别比例差距不大,原材料占据成本的近80%。而国外龙头企业米其林、固特异等原材料占比仅有20%-40%,主要是因为国外轮胎企业普遍在全球拥有数个原材料加工厂,布局了天然橡胶、合成胶及炭黑等原材料的生产,原材料需求有一定比例可以实现自供。我国企业的人工成本具有显著的优势,所占比例均低于10%。
国际龙头轮胎企业分布于发达国家地区,受经济水平以及人力政策的影响,人工成本开支大,普遍占成本结构的30%左右,且受制于其较高的社会发展程度,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很难进一步压缩,其员工薪酬占人工成本开支的七成以上。员工薪酬方面,以米其林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远高于国内轮胎企业,例如赛轮轮胎总人均工资约为12.00万元、玲珑轮胎人均工资为9.68万元,而米其林则高达37.68万元。根据固特异公布的年报数据,年至年三年的人工及制造费用占比从55%到64%,存在进一步上升趋势,成本结构难以改善。
未来随着我国轮胎企业全球产业链的布局、高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品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差距将渐渐缩小,而我国较低的人工成本将作为一个潜在的优势使得生产的产品在性价比上更具竞争力。
2.1.2国产轮胎单个工厂产能规模较高,生产规模效应强
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可以由单个工厂的产能规模体现。不同于米其林等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轮胎企业,我国龙头轮胎企业起步较晚,成立时间较短,整体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总产能以及工厂数远小于国际一线公司,玲珑轮胎的年总产量也仅有万条,远低于国际巨头的2亿条轮胎左右的年产量。另一方面,国内轮胎企业单个工厂产能规模远超世界巨头轮胎企业一倍以上,单个工厂生产效率高,生产规模效应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轮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突破了欧美地区企业的产能边际效益递减的限制,做到了以更低的资本投入(工厂数)获得了更高的产能。虽然目前我国轮胎企业总产能未达到世界前列,但未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新工厂的规划与建设不断落地,在现有单个工厂高产能效率的基础上,公司的总产能将有望挤进世界前列。
2.1.3国产汽车的崛起带动国内汽车供应链发展
回顾国际轮胎企业的发展历史,大多数都是伴随所在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起来的。日本品牌普利司通伴随日本车企成长,其配套先发优势显著。年普利司通在东京成立,同时期诞生了众多日本知名车企,例如丰田、日产等,此时为日本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萌芽期。随着二战的结束,年日本汽车行业进入发展阶段,普利司通顺势积极扩产,其产品占据了日本当时近50%的轮胎市场份额。尔后20世纪60、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全面机动化以及高速公路的出现,推动了汽车产销量的攀升,日本汽车的年产量由年的3万辆倍增至年的万辆,超过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日本国内汽车市场也首次销量突破万辆,比年增加了近60倍。日本轮胎企业因此迎来了第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依靠本土市场增速红利,普利司通转向产品出口和海外建厂的新模式,奠定了其成为国际一线品牌的地位。同样的发展模式在韩泰轮胎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本土市场的崛起中也可以体现。彼时韩国制造业兴起,韩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两条韩国主要的高速公路的竣工使得汽车业迎来春天,韩泰轮胎借此东风成为了韩国较早为乘用车开发冬季胎、子午线轮胎的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反观我国国内,依据过往全球轮胎企业的发展逻辑,汽车业于21世纪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产汽车品牌近年来发展迅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乘用车市场中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因此我国轮胎企业也将迎来发展红利期。国产汽车品牌的形象也逐渐由过去的低端车型往中高端汽车迈进,消费者对于其品牌认可度有所提升。例如比亚迪汽车近期推出的款汉DM-IKM汽车定价23.58万起,最高突破了30万,且市场反响良好,改变了消费者对于国产汽车售价仅有数万元的低端汽车印象,其他国产品牌汽车的均价也基本跃过10万的分界线。
国产汽车的崛起之路除了向中高端转型外,产量销量持续增长,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在经历了疫情影响的短暂回落之后,年国产乘用车年销量达到.3万辆,同比增长23.15%,结束了疫情以来的下降趋势。我国头部车企的市场集中度也在逐年增长,年国产车销量前五的车企占据了国产车市场的近七成,使得资源资本更多向我国一线汽车品牌倾斜,形成了国产汽车头部企业崛起的正循环作用。国产汽车的市场份额在年度也有了较大提升,达到了44.43%,比年的38.42%提升了6个百分点。
在汽车出口量方面,年达到.5万辆,同比增长一倍,突破多年来一直徘徊在万辆左右的历史瓶颈。出口量的暴增一方面源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具有先发优势,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深度转型的风口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水平;另一方面我国车企普遍开始布局全球业务,长城汽车拥有4个海外全工艺生产基地和5个海外KD工厂,近期公布的战略规划期望达到全球销量万台;吉利汽车的全球业务遍布28个国家,海外销售和网点达到家,出口量达11.5万辆。出口量的增加标志着我国正迈向汽车强国的征途中。(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国产轮胎品质提升,逐步进军高端市场
2.2.1多家国内胎企挤进国际二线水平,产品力大幅提升
国内头部轮胎企业凭借其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以及高性价比等方面的不断努力,现进入列国际二线水平之列。国内企业普遍注重研发投入,虽然与全球一线品牌的研发费用有较大差距,但是以玲珑轮胎、赛轮轮胎为代表的胎企研发支出占比逐年增加。同时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以相对较少的研发投入让近年来多项新技术落地,使得产品品质与国际一线的差距不断缩小,甚至性能更优,侧面反应出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优势。
国产轮胎纷纷在各大国际展览及榜单中崭露头角。玲珑轮胎年在全球领先的轮胎和橡胶行业盛会科隆轮胎展(TheTireCologne)中展示其全新MASTER家族轮胎,实现了四季、舒适型、运动型、SUV等全系产品覆盖,在专业轮胎测试AUTOBILD的初评中表现出色,性能达到了欧盟轮胎标签的A级水平。赛轮轮胎潜心多年研制的“液体黄金轮胎”EVEC橡胶新材料打破了轮胎行业的“魔鬼三角定律”,即能让轮胎产品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同时得到改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年5月,赛轮液体黄金轿车轮胎经国际权威机构西班牙IDIADA测试,在滚阻、湿地方面均达到欧盟轮胎标签法A级(欧盟标签法规最高等级)。赛轮轮胎也首次入围年《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位列第12位,仅次于玲珑轮胎(第11位)。玲珑轮胎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在国际权威测评机构TestWorld杂志公布的测评结果中进入了国际二线准列。
2.2.2轮胎行业高端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国产企业布局高端市场
轮胎替换市场面向消费者,因为整车厂相比消费者更具议价权,零售端毛利率水平会比配套市场高。另一方面因为乘用车消费者主要看重产品的消费属性,产品的附加值水平高,利润空间往往比注重性价比的商用车消费者更高,属于轮胎行业的高端市场。乘用车主要适用于半钢胎,根据米其林发布的年报显示,历年来全球半钢胎替换市场的占比均为整个轮胎市场的50%以上,且大部分地区替换占比达到了80%以上,且配套市场在经历年的疫情影响由短暂回落之后,年又达到了一个高增长水平,其中国内市场为1.36亿条,欧美主要市场为6.42亿条,均创历史新高,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国产轮胎企业目前积极布局乘用车的高端市场,已经获取国产车、合资车品牌的认可,继续向高端车市场发展。玲珑轮胎从配套业务作为切入口,希望以配套业务为基础带动其将来在零售端的业务量,现已与多家车企达成产品配套合作,包括红旗、一汽、长安等,同时国外也建立海外配套部,以便于及时了解市场,服务于外资品牌汽车企业。玲珑汽车也在“新零售”上发力迅猛,加强渠道网络建设,年公司发布“五新一高”的面向中高端产品线的零售战略,使公司上半年的国内零售额增加28%左右。赛轮轮胎也在把握渠道优势,投入资本打造的“橡链云”平台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新模式,通过这一平台,公司将多家供应商、家经销商和家门店相链接,另外赛轮轮胎积极与经销商合作,设立销售子公司,使得零售端渠道更加畅通。
2.3电动车赋予零部件供应商新的竞争赛道
2.3.1电动车对轮胎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对轮胎的低滚阻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高达54%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甚满意,为所有不满意指标中最高。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受现有电池材料技术的限制,尚未有很好的突破,这是整个电车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已上市的新能源汽车普遍的续航里程数在公里以下,而相对应的燃油车车型基本达到了公里以上。新能源汽车电池在气温较低的冬季等极端天气情况下,续航里程数会受影响,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电池性能及容量不可避免地会衰退。因此,超低滚动阻力是新能源汽车对于轮胎的首要要求。
电机取代发动机和变速器,体感噪音敏感度增加要求轮胎的低噪音表现。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器,取而代之的是电驱系统,其在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噪声较小,在传统汽车驾驶过程中因发动机声音所掩盖掉的风噪、胎噪和底盘悬挂声响在电车身上能被显著地感受到。车内人员对噪音敏感度的增加使得新能源汽车轮胎胎噪应该限制在较低水平。新能源汽车车重大、电机扭矩输出爆发性强,对轮胎的耐磨性和抓地力有较高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由于动力总成质量比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器要大,使得其在实际车重上要比同尺寸的传统汽车重0.3吨左右,一般而言传统汽车自重均在2吨以下,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本都在2吨以上。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更强,因为没有变速箱还换挡机构,动力传递更加直接高效。这会让电车在起步时就达到了最大扭矩输出,不同与传统汽车起步时扭矩逐渐增加的特点,这种瞬间输出的峰值扭矩对轮胎的耐磨力和抓地力有很大的挑战。
2.3.2新势力和新品牌的崛起,国产轮胎企业积极抢占市场树立品牌
新能源汽车的横空出世为车企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也使得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共同竞争,国产汽车品牌有望弯道超车。目前全球新能源车企除了一线品牌特斯拉外,市场格局仍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批国产品牌强势崛起。比亚迪、长安等我国自主品牌也在发力新能源赛道,年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EV,两度登顶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第一。瑞典的咨询机构EVVOLUMES公布的年上半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其中有4款中国品牌车型位列前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自主品牌稳步向上,新汽车销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销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更是高达%,由此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迎来一轮新的市场机会。
轮胎行业有望从汽车自动化这一全球趋势的浪潮中受益。一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仍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渗透率不断提升,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配套市场有了很大的需求;二是新能源汽车轮胎在替换频率上大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车动力电池更重,使得其车重比同级别燃油车更高,而车身重量的增大,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损耗和刹车距离。据英国独立测试机构EmissionAnalytics,汽车的质量每增加公斤,对轮胎的磨损率就会增加20%,轮胎鼓包率也会提高。
由于新能源汽车对轮胎有了全方位的新要求,我国轮胎企业正积极与新能源汽车厂商洽谈合作,虽然以米其林为代表的海外轮胎品牌还是配套市场的主流,但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占据了一部分市场,在一些销量较高的新能源车型中取得了配套优势,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国产品牌在早期配套上有了更大的进步。玲珑轮胎开拓新能源配套的渠道,潜心研发相关新能源车的配套轮胎技术,在纯电车配套品牌中玲珑轮胎排名第二位。目前玲珑轮胎已经完成与五菱宏光、比亚迪、雷诺日常、东风、一汽红旗等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合作。赛轮轮胎同样借助其“液体黄金轮胎”的优良性能加入了新能源汽车轮胎的竞争,已与奇瑞、北汽、长安、哪吒等新能源汽车部分车型形成配套合作,未来随着“液体黄金”的推广和认可度增加,在配套和替换市场中将会持续发力。虽然很多轮胎厂商已经在布局新能源专用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仍然在使用传统燃油车的配套轮胎,专用配套轮胎市场想象空间广阔,我国国产轮胎有望从尚未定型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中获得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
3轮胎行业短期基本面边际改善
3.1近期多轮成本价格传导,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轮胎企业属于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原材料成本影响较大。自年原材料天然橡胶、顺丁橡胶、炭黑等价格大幅上涨,近期叠加俄乌战争带来的原油价格走高,给国内外轮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负担,盈利能力普遍走弱。另一方面,年第一季度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有所缓解企业成本的开支。我们依据国内上市公司玲珑轮胎所披露的采购原材料基本情况,可以大致测算出轮胎企业的成本指数:以单胎需要天然橡胶3.8kg、合成胶1.6kg、炭黑2.7kg、帘子布1.5kg,同时我们用顺丁橡胶和甲苯橡胶的价格平均值作为合成胶的估计价格。可以看出近期轮胎企业的成本指数较为稳定。未来随着俄乌战争的缓和,油价或将逐步回落,可以使轮胎行业的成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国内多家轮胎企业将价格的上涨部分传导到消费端。年1-6月份,行业中零售市场已经对批发价进行了多次调价,每次调价幅度在2-3%左右,预估整体零售业务价格上涨了8-10%。配套业务方面,国内企业与整车厂制定了新的价格政策,1季度虽然因为防疫缘故,新价格政策执行情况不到位,但预计随着2季度整车市场销售恢复政策,新价格执行情况会改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2海运价格回落,出口利润改善
我国轮胎企业的出口业务因其毛利率高、市场内卷度较小等原因一向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年上半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劳动力,海外港口的作业能力受到明显消极影响,诸多货物在港口排队堵塞,集装箱周转率下降导致了海运费的飙升,全球航线普遍海运费较疫情前上涨5倍左右,部分热门航线甚至已达近10倍,这给轮胎出口带来了高额的成本负担。因为我国轮胎企业主要是在东南亚设立工厂进行出口欧美的业务,辅以部分国内的产能出口,东南亚集装箱运价指数由年的0左右于年末飙升至0,一年后又创下历史新高达到左右,为常期的近8倍。进入年初,海运价格受全球疫情的缓解,海运费有所回落,其中波罗的海集装箱由中国/东亚至北美东西海岸的运费指数均由明显下降,与最高时相比回落近50%。我国轮胎企业的出口利润得到有效改善。
假设轮胎企业使用的海运集装箱为40英尺的标准型号,依据资料显示,其内部尺寸分别约为长12米、宽2.35米、高2.4米。轮胎的长宽高预估平均值为0.5米、0.5米和0.2米。按此标准测算,一个标准的海运集装箱大约可以装下0个轮胎进行海运出口。我国企业轮胎出口比例近年来维持在60%左右,即每年约有4.86亿的国产轮胎用于海外出口,依据测算则需要约48.6万个海运集装箱。具体到公司层面,例如玲珑轮胎年出口轮胎条数约为3万条,所需集装箱约为3.5万个,根据波罗的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同年的高位近0美元相比,年初价格回落到00美元附近,按汇率换算可以给公司和海外经销商总共减少约22亿元的运输费用,我们认为部分费用将以提升产品毛利率的形式贡献公司业绩。
3.3下游需求端逐步恢复
下游行业对轮胎的需求已有逐渐恢复的趋势,轮胎企业的业绩有望得到改善。年一季度,受疫情反复的影响,我国主要城市上海诸多企业停工停产,全国物流不畅,使得整个制造业包括轮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阻,全国多地汽车产业供应链遭遇阻滞,部分车企减产乃至停产。5月开始,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市宣布于6月1日正式全面复工复产,结束了近两个月的“静态管理”状态,下游整车制造企业恢复了日常的生产节奏。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推动汽车产业链畅通的政策,例如重庆正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上海将重点整车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复工白名单”、苏浙沪三省市强化协同合作,确保物流畅通等。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消息,5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万辆以及.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7%、57.6%,较4月份的数据大幅回涨。整车厂的复工复产将推动轮胎配套市场的复苏,轮胎需求量将明显增加。
我国政府近期适度加大基建投资,促进需求改善和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也能增加对轮胎的需求量。随着促进新的基建投资和融资工具的推出,推进重大项目的开工,5G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正扎实推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大卡车等乘用车使用频率大大增加,轮胎的磨损速度加快,换胎率的提升加大了零售市场对于轮胎的需求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