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免费活动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

4月1日,我市省“百大”项目之一——大庆市龙信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8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液化项目正式复工,拉开了新一年的建设序幕。

6月30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中又一套重量级装置——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中交。

截至7月5日,杜尔伯特冷凉蔬菜产业园一期项目共签订种植合同面积.5亩,意向合作亩。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项目陆续建设投产,以打造“加长版”产业链条为引擎,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助推器,深度开发的“原字号”正成“新优势”,在工业强市的建设中,爆发出强悍的轰鸣声。

新中交的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中的气体分馏装置。通讯员严晟摄

工人正在对杂粮产品进行包装。

肇源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加工大米。

“原字号”开启新征程

“大炼油”项目阔步行

靠初级产品求生存谋发展已落伍。

深度开发“原字号”,就是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核心就是要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原字号”企业市场竞争力。

炎炎夏日,记者在大庆高新区宏伟、兴化、林源化工园区内走访时看到,大庆联谊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昊庆50万吨硫酸钾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吉化星云24万吨聚碳酸酯、昊庆13万吨丙烯腈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围绕石化产业大规模的项目建设正在争分夺秒地推进。

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4亿吨。开发建设60年后,困难也渐渐显露: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大庆转型的出路在哪儿?那就是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

大庆石化,是大庆“老字号”,也是“原字号”的代表。

年,大庆石化就已达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了,但受制于上游炼油与下游精深加工衔接不够,产能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炼化一体化发展深度不够,成为大庆壮大石化产业的瓶颈。“化尾”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油头”如果没有做大,“化尾”就没有原料。如何实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呢?

年3月,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简称“大炼油”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经中石油、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多方共同努力,6月底中石油批复实施。“大炼油”项目计划总投资44.47亿元,主要包括12个子项目。建成投产后,大庆石化原油实际加工量将达到万吨,具备“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规模,成为大庆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中坚力量。

年7月7日,“大炼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乙烯,号称“石化工业之母”。“大炼油”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提供更多丙烯、液态烃、甲苯、二甲苯等基础化工原料,为大庆乃至全省做强“化尾”、拉长石化产业链条提供量足量大、价格优的化工原料保障。

为了承接“大炼油”项目以及其他计划中的“油头”项目所提供的化工原料,一大批“化尾”项目纷至沓来。龙油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及95万吨聚烯烃、昊庆13万吨丙烯腈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华科C5C9综合利用、炼化30万吨烷基化等市级重点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大庆昊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学臣就表示:“接近原料地,就可以在本地进行采购,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原料,这样能增加我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儿。”

 以“五头五尾”为抓手

释放“原字号”发展新优势

我市工业结构中,“原字号”占比大,“量大、链短、销弱、价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阻碍。如何深度开发“原字号”?答案就是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油头化尾”“煤头化尾”“煤头电尾”,在精深加工上狠下功夫,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通过扬长补短,提升工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五头五尾”犹如五把“金钥匙”,助力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工业强市的步伐。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把“头”放大,把“尾”拉长,不断释放“原字号”发展新优势。围绕“油头化尾”,推进“大炼油”项目建设,推进大庆炼化产品结构优化项目建设,推进“化尾”项目建设。

“大炼油”项目建设四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2.1亿元,MTBE、烷基化等4套装置建成投产,项目得到扎实顺利推进。当前,大庆石化正在举全公司之力,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部装置8月30日全部建成,9月30日全面投产。

大庆炼化产品结构优化项目建设的30万吨烷基化项目已于年9月10日中交、10月13日投产;结构调整增产石蜡项目计划年8月中交、10月投产。“化尾”项目建设相继引进吉林市星云化工有限公司26万吨/年环氧乙烷、30万吨/年苯酚/丙酮和24万吨/年聚碳酸酯,以及昊庆公司13万吨丙烯腈、大连海润公司50万吨芳烃综合利用等项目。其中,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化工有限公司26万吨/年环氧乙烷项目、30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24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列入到年省“百大”项目计划,即将启动建设。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制定全市“两头两尾”“1+N”实施方案,印发《大庆市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制定14个重点产业以及市场营销、科技支撑、金融服务和产业项目建设子方案,明确了粮果蔬、肉蛋奶和皮革、林业、水产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同时确定“两头两尾”重点建设项目,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推进“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和“两牛一猪一禽”工程建设。

作为“原字号”主产区,大同、肇州、肇源、林甸和杜尔伯特,近年来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上项目创品牌,加速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在肇州,大北农生猪、中升肉羊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全县围绕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初步生成12条产业链。在肇源,投资35亿元的惠丰乳业产业园、投资45亿元的正邦万头生猪,两大产业链项目正在起步建设。在杜尔伯特,中以奶牛、谷实10万头生猪的先后落地壮大了畜牧业,同时水产业也正成为后发优势,“中国大银鱼第一县”成为新招牌……

如今,大庆已形成了水稻、玉米、果蔬、杂粮、乳品和肉食六大产业集群。“连环湖鱼”“肇源大米”“林甸鸡”“笨嘴猪肉”“鲶鱼沟河蟹”等一批绿色有机的名优特产品,已经登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在围绕“五头五尾”深度开发“原字号”的同时,我市还不断推进“原字号”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原字号”跨境产业链合作,让“原字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以延伸产业链条为引擎,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助推器

深度开发“原字号”,增强市场竞争力,就要以打造加长版产业链条为引擎,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助推器。

6月29日,在红岗铁人产业园区记者看到,总投资3.2亿元的大庆市中瑞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加工项目正快马加鞭抢生产,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从这里出发,销往东北三省主要城市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省“百大”项目之一——大庆市龙信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8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液化项目正在火热施工建设中。

龙信能源8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液化项目,总投资3.5亿元,规划占地9万平方米,拟建设日处理8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装置,以及储气等辅助、办公设施。

“项目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日处理天然气可达8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届时处理能力将成为全省最大。”龙信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涛说。

6月30日,“大炼油”项目建设现场传来喜讯,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中交了。

新建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简称“气分”装置),是“大炼油”项目中的一套重要装置,占地面积平方米,主要由脱丙烷塔、脱乙烷塔、丙烯塔三部分组成。

为什么说它重要呢?这跟它的承担的生产使命有关。“气分”装置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和延迟焦化装置的精制液化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精丙烯、丙烷和混合碳四馏分。

丙烯和丙烷,不仅能作为公司装置生产的原料,更是对外销售的高附加值产品。而混合碳四馏分可以供给MTBE装置,生产成品油调和组分,更能供给裂解装置使用,产生更大的效益。

炼油厂从前的“老气分”装置,目前产能只有17万吨/年,当未来“千万吨炼油”的格局形成时,这套产能60万吨/年的“新气分”就将成为企业的创效利器。

年10月10日,在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上,肇源县有三家企业获奖。其中,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公司“吉源香1号”大米摘得银奖。

肇源水稻是肇源农业生产中有悠久历史的“原字号”农产品。近年来,肇源县鲶鱼沟实业有限公司借助肇源工业园绿特色食品产业园的平台,通过绿特色种植、智能化生产和网络化服务,不仅让“肇源大米”这个“原字号”产品成为市场米业中的佼佼者,也使肇源“原字号”传统产业优势,在深度开发中有了新的价值方向。

“好品种如同‘金饭碗’,可得端稳了。”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云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肇源百万亩稻田都种“吉源香1号”,每斤大米多卖一毛钱或者一元钱,那么,全县农民就能增收1亿元甚至10亿元。“我们要用三年时间让肇源大米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圣泉绿色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是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杜尔伯特县投资建设的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40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年加工秸秆5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年产12万吨纤维素、8.8万吨纤维素制品、2.5万吨优质糠醛、1.5万吨乙酸、15万吨生物质焦炭等。二期投资20亿元,年加工秸秆50万吨,主要产品年产10万吨纤维素浆粕、8万吨纤维素制品、3万吨高活性木质素、联产2万吨乙苯、2万吨生物航空煤油、10万吨液氨或甲醇、2万吨木糖醇、2.5万吨糠醇等。一期工程建设工期计划截至年10月;二期工程建设根据一期工程情况同步设计,预计年前建设。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年利税1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人。

 11项举措支持深度开发“原字号”

深度开发“原字号”,离不开政策支持。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度开发“原字号”的若干意见》,推出11项保障举措。

除了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发展环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原字号”项目生成落地外,我省还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开发“原字号”。

比如支持“原字号”企业改造升级。对列入两化融合、互联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的“原字号”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符合《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且设备投资在万元(含)以上,建成并全部投产的“原字号”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采取设备投资补助的支持方式,按项目购置设备总额给予3%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万元。对认定的“原字号”企业“数字化”(智能)车间,给予一次性奖励万元。对年新实现节能量吨标准煤以上的万吨耗能“原字号”企业(不含热电厂、电力公司),省级财政给予万元奖励。对年内投产的省重点工业产业项目,按照投产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度给予不超过5%贴息,单户企业最高不超过万元。对投产当年利用自有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给予不超过3%补助,单户企业最高不超过万元。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万元、新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原字号”企业,给予每户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比如降低“原字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严格落实《黑龙江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把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用工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措施落到实处。尽快调整全省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范围和分税额标准。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指导执行两部制电价的企业科学合理选择变更周期、减容(暂停)期限等基本电价计费方式,降低综合用电成本。落实国家关于电力直接交易方面的政策,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原字号”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继续实施成品油吨升折算系数动态调整机制,降低企业用油成本。

比如支持“原字号”企业融资。鼓励企业多元化融资,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等直接融资工具,对成功发行的企业,省级财政按发行额2.5%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万元。对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我省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和借壳上市,以及境外主板、创业板首发上市(上市融资2亿元以上)的,省级财政一次性补助万元;在“新三板”挂牌的,省级财政一次性补助万元。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对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且同比正增长、当年新增流动资金贷款万元以上的“原字号”企业,省级财政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对占工业经济总量比重大,产业关联度高的重点困难企业,按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

又比如支持“原字号”企业开拓市场和“原字号”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原字号”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活动,参会所需费用由省级财政以直接或间接形式给予支持和补贴,单户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5万元;对入选“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的“原字号”企业人员,省级财政一次性给予50万元资助。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在“原字号”企业选拔首席技师,对当选首席技师的,省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我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省级财政一次性分别给予每人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被评选为“龙江大工匠”和“龙江技术能手”的,一次性分别给予3万元和1万元奖励。

“原字号”的深度开发,正在促进我市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传统行业转换发展动能、跨越升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