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燕无双
海天酱油的事儿发酵了一周,整个国庆节期间热度都没下去。相信网友这一周无形中都恶补了不少化学知识。
结合网友和海天味业的表现,我总结出一句话: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你看,这一周,网友闹翻了天,大部分是质疑海天酱油对国内国外消费者搞双标以及到底该不该零添加,或者即便添加防腐剂为何不用无毒性的山梨酸钾。
小部分是从专业角度讲解零添加未必就是好,还有部分网友替海天酱油辩解:并非双标,国内也有零添加酱油,就是价格贵点......
任凭网友们沸反盈天,海天酱油就是稳坐钓鱼台,前后抛出两份冷冰冰的声明就再也不发声,一副懒得搭理无知群众的高冷模样,这真是既解决不了矛盾,又让消费者寒心。
先看海天第一份声明:9月30晚,煞有其事地发布了一则《严正声明》,大意是海天所有产品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一举将自己送上了热搜。
这声明,更像是废话。
这就好比,消费者想买纯粮食喂养的鸡下的土鸡蛋,但市场上的鸡蛋,被质疑是吃饲料的鸡在下的普通鸡蛋。商家却站出来回应:饲料是合法的,鸡蛋质量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第二份声明:《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除了强调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更是将一瓶酱油上升到“民族”高度。
并且表示,对在事件中“悉意造谣中伤”海天品牌的短视频账号,已委派专业律师团队调查取证,并将恶意造谣者、传播者的法律责任追查到底。
这样急赤白脸实也大可不必,真不枉我文章里说海天缺乏大企业格局,他就再次证明给大家看。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有质疑的声音是正常的,也是有必要的。
这点事儿就说不明白了,真不知道海天味业是缺乏危机公关人员,还是店大欺客。
其实这件事真的很好解释。
吵吵一周,最后聚焦的无非就是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酱油一定要放添加剂,零添加不更好吗?
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零添加”基本不可能,食品添加剂如果规范的“按国家标准”使用不仅是安全的,还能满足我们对口味或营养的需求。
很多人也担心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太多,配料表后面一大排,这么多种累计之后会不会有危害呢?长期大量摄入会导致严重后果吗?
其实,真的不用太恐慌。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已经考虑了每个人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情况,标准、规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般不会产生危害,也不会存在“长期大量使用”。
如果“不含防腐剂”、“零添加”更安全、更好,既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还能节省添加剂的成本,关键是还能卖个好价钱,对于企业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先说说“不含防腐剂”这件事儿。
防腐剂的作用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毒素。
比如我们买的香肠都会用防腐剂——亚硝酸盐,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而肉毒杆菌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产生一种剧毒的毒素——肉毒素,毒性比砒霜还强。
因此,合理使用防腐剂其实可以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某些本应合理使用防腐剂,保证安全的食品,却特意不使用防腐剂,有可能反而增加了中毒风险。
至于“零添加”就更不靠谱了。
一方面,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里很难找到,至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剂几乎不可能。
比如,即使是纯酿造酱油,在酿造过程中通常也会用到酶制剂来提高发酵效率和效果,而酶制剂也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
作为消费者中的一员,我想强调的是,说“不一定产生危害”并不是说超标行为可以容忍。企业始终应该都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否则就是违法违规的,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二、既然防腐剂必不可少,为什么不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钾,而用致癌物苯甲酸钠?
很多懂行的网友在算账:苯甲酸钠1克1分钱,每公斤添加1克,ML/瓶的酱油也就添加苯甲酸钠0.5克,成本0.5分钱。如果用比苯甲酸钠毒性小些的添加剂山梨酸钾,成本是苯甲酸钠的3倍,每瓶成本也就多1分钱,1亿瓶海天酱油也不过万元的成本。
归根结底就是质疑,海天酱油为什么没给国人用“更好的”山梨酸钾,一分多钱的成本你都要省吗?爷花得起!
苯甲酸钠是老牌防腐剂,其与人体的胃酸会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长期服用,可引起人体慢性苯中毒,这个是实情,也是消费者的心结:我花钱不是买致癌物来吃的!
需要说明的是,山梨酸钾的毒性的确比苯甲酸钠小,相对更加安全。但苯甲酸钠的优势是在空气中比较稳定,山梨酸钾则是在密封状态下很稳定。
从酱油的应用场景来看,一瓶酱油在日常家庭中,从开封到使用完毕,一般至少十天半个月。开封之后就难免进入空气,客观来说,使用苯甲酸钠作为添加剂有其合理性。
按我国国标,每0g酱油中苯甲酸钠不得超过1g,山梨酸钾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则是1.5g/kg。
专家指出:酱油用量按一家三口30g/日(人均10g)算,苯甲酸钠日摄入量0.01g,而这0.1g很轻易地就会被肝脏代谢排解掉。
一般一次性摄入g苯甲酸钠才会导致病变,这么换算下来一个人得一次性喝公斤酱油才会有病变标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所以才有了海天味业的回应,“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按国家标准执行,这不是任何一家食品企业应该做的吗?显然此声明隔靴搔痒,没“搔”到消费者的痒处。
因为没有针对性,海天味业的回应难以共情,结果反而“坐实添加剂”,陷入舆论的漩涡。
海天味业的回应完全可以更有针对性,比如:
怎样确保一瓶酱油的质量安全;
公开为什么要在酱油中添加苯甲酸钠,而不是山梨酸钾,毕竟现在东古酱油和李锦记蚝油用的防腐剂都是山梨酸钾,而这些都要开瓶暴露在空气中啊!目前大家看了这么多资料,还是觉得山梨酸钾安全多了;
海天酱油一瓶中添加的苯甲酸钠的剂量是多少;
公开一瓶酱油的营养成分及含量等。
堵不如疏。类似的做法,比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要自信,要大气,也更能消除消费者疑虑,化被动为主动。
第三、海天酱油被广泛质疑的还在于,国内国外产品的“双标”。
不过“双标”不是质量安全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当然,道德问题同样具有杀伤力。
海天味业对此倒是有针对性地回应,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其实就是一句话:不同的两种产品。
海天味业完全可以解释为生产的酱油产品是分系列的,产品种类很多,有高、中、低端产品的划分很正常。就像茅台酒,不只有“飞天”,还有茅台王子、茅台迎宾一样,产品不同,口味不同,品质不同,价格不同。
类似于抛开剂量谈毒性,抛开产品谈标准,同样不科学。
产品标准根据啥订的,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啊!
很多人应该知道,现在市场上有一种生食鸡蛋,普通鸡蛋一个五毛钱,可以生食的鸡蛋一个五块钱,安全健康。但大规模推广可生食鸡蛋的前提得是消费者消费得起。
比如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超过块。如果你只有5块钱的鸡蛋可供选择,那么请问这6亿人,还能不能吃到鸡蛋呢?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营销课上老师讲的一个案例:
零几年的时候,国内某机顶盒企业往中东开拓市场,给人家报价整盒元。
中东土豪说:美金?感觉有点不上档次,这是你们最好的产品了吗?
那老板都傻了,他报的是RMB,人家误以为是美金,还嫌便宜。要说干销售的就是机灵,他灵机一动说,我们高端系列从美金起,到0美金都有。
这老板回去就琢磨,我怎么才能把成本不到RMB的东西给人包装成值美金?
他就在国内研发与中东客户之间反复沟通,结果发现双方有重大的意识分歧。
国内技术人员反复讨论,都觉得卖美金的话,成本就得在美金左右,那得做得极其精致,芯片要用更小的纳米,电路排布要更紧凑,外壳要绝对轻薄。散热技术要非常复杂......
结果人家中东客户不是这么审美的,人家要大。至少50公分长,25公分宽,15公分高。要厚实,摸起来压手。
至于里面?人家才不管你里面是不是原来的盒子加了两块砖。
后来这家公司赚翻了,绝对的暴利。他们啥都不用做,壳子打开,只有很小的角落里面放着原来机顶盒的板子,剩下的空间都是给你故意增加重量的。
后来这个大壳子出了很多系列,什么土豪金美金,鲨鱼皮,美金,甚至镶金镶钻......
其实就是原来块的盒子,很低的价格从深圳周边的工厂定制了一批土豪壳,转手就含泪挣了人家美金。
我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所谓的高标准实际上是根据预算来的,不是根据需求来的。
国家定的标准是什么?只是一个国家认为那个剂量没啥危害,而且针对当下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等到那6亿人的月收入从变0的时候,国家标准也会上升的。
为什么?因为消费升级了呀,产业当然得跟着。
很多时候,你真的不用操标准的心,只要你有的是钱,啥标准没有?挣钱不容易,花钱还不容易了?
日本标准算什么?只要你肯花钱,你还可以享受中东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