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抽老抽已经傻傻分不清楚的时候,酱油就已经不再是酱油。
近日,海天味业近日被多个自媒体爆料——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有一堆化学名词: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而日本售卖的一款海天酱油的标示却是“干干净净”,只有水、大豆、食用盐、砂糖、小麦。
于是,海天酱油“双标”出售的消息,在网络疯传,虽然后续海天酱油在多个平台发布了自己的公关声明,也陆续推出各种回应,即,海天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并且强调自己也有0添加系列、有机酱油系列产品。
但是,舆情却没有平息,“双标”的批评声不断。
实际上,海天酱油到底是否双标,已经不再重要,本文也分析的,也不是海天酱油里到底有没有科技与狠活。
从酱油产品的本质角度而言,它是中国人厨房里和餐桌上的美味调味品,不管是烧菜还是炒菜,滴上几滴酱油,往往能起到上色、提鲜并且入味的功效。
但是,近年来,似乎有很多酱油生产商,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主打“零添加”、生抽、老抽以及面条鲜等各种形似酱油却又不是酱油的高大精美瓶装产品。
记忆当中,小时候最想吃的是午后放学回家的一碗“酱油拌饭”。坐在屋檐下的小凳子上,用柴火蒸出来的米汤饭,用铲子舀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一小勺猪油,几滴用塑料瓶装的酱油,一大口米饭下肚,再喝上一碗米汤,那滋味,别提有多幸福了。可现在,谁还敢用酱油来泡饭?到底是我们的口味变得挑剔了,还是酱油本身变味了?或者说,为什么从前的塑料瓶装的“xx酱油”都不在了?
曾经最爱吃的一款酱油不妨分析一下这碗酱油泡饭里面的成分。米饭,是农民从自家田里收获的粮食,用拌桶和人力甩出来的大米,酱油,是逢场天在农贸市场商贩里买到的最普通的一瓶,两三元到五元钱不等,猪油,是割的新鲜板油熬制出来的,从前的人,连吃肉都要周末或者逢年过节吃一回,那时候割肉,还只割几两或者半斤肉,哪像现在的顿顿大餐。
因此,从酱油拌饭的符号通达度来说,它是科技并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尚不富足的产物,但是,如今虽然更多人衣食无忧,大鱼大肉,但为何偏爱这碗酱油拌饭呢?
或许,那时候的酱油,可能真的是用大豆压榨出来的,是经过严格的发酵和人工守候一段时间酝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像一些勾兑、用科技打磨速成的工业化产品。这里,并没有指出任何一款酱油的名号,只是意在指出,当我们怀念那碗酱油拌饭时,其实是在怀念我们逝去的年华与青春。
在那碗饭里,有着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最美好的记忆,有着对童年就着蝉鸣和阳光的夏日午后的憧憬与怀念,有着对食品最本真和新鲜的追求,就像如今网上对于一些所谓的“科技与狠活”的自发式排斥。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大家都在向往本真,而最本真最原始的,却正在被我们丢弃。
就像当初被你丢掉的那个酱油瓶子一样,时代在变,它们也在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