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民众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走高,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垃圾围城”,生活垃圾治理改革迫在眉睫。生活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减容、减量效果最显著的垃圾处理方式受到各地青睐,逐渐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目前最主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然而垃圾焚烧所伴随的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令人深恶痛绝的便是二噁英污染问题。一些媒体、个人在介绍垃圾焚烧时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垃圾焚烧的危害,我国多起由垃圾焚烧引起的“邻避”事件的主要诱因也来自被妖魔化的二噁英。在漫天充斥着二噁英新闻的当下,您了解二噁英是什么嘛?您知道二噁英从何而来吗?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近二噁英那些事儿。

1、二噁英是什么?

二噁英,又作“二恶英”,英文名dioxin,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三大类(CDDs、CDFs和PCBs)共计约种无色无味、毒性剧烈的脂溶性物质的总称。二噁英类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数量和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含有1-3个氯原子的被认为无明显毒性;而含4-8个氯原子的有毒,毒性最大的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的毒性约为氰化物的倍、砒霜的倍,只要28克左右就可杀死万人,被称作世纪之毒。

二噁英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极难降解,在人体中的半衰期长达7-11年,即摄入到人体内的二噁英类物质要经过7-11年才能自然降解掉摄入量的一半。人体摄入、累积后会造成免疫及神经系统损伤,还会影响激素、生殖、发育等,严重者会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在年就将二噁英列为一级致癌物。

二噁英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放大的效应也是十分显著。例如位于美国旧金山附近的Tule湖就曾发生过DDT污染。DDT是一种结构、特性都与二噁英十分类似的有机含氯类杀虫剂,曾被广泛用于灭杀疟蚊。在Tule的湖水中DDT的含量仅为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然而经过复杂食物链的沉积(浮游生物吸收水、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鸟类吃大鱼),鸟类体脂中的DDT含量竟高达25ppm,足足翻了多万倍。可以想象,若是人类摄入了被污染的鱼或鸟类等,人体内的DDT浓度将累积到更加高的水平。

然而,人们对于二噁英存在很大的理解误区。

由于近些年垃圾焚烧与二噁英问题的炒作,大家通常认为二噁英是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但是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统计,二噁英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中,超过90%的二噁英是通过食品摄入人体,主要是肉类、奶制品、鱼及贝类食物。而通过呼吸和皮肤摄入的二噁英不到总摄入量的10%。而据美国公布的北美人每日二噁英摄入量分析,北美人平均每日共摄入pg(1pg=10-12g),其中摄入量排名前四位的是啤酒、奶制品、牛奶和鸡肉。

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废弃物焚烧当中还分做多种途径,包括生活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焚烧。其中医疗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都进入拥有国家发放许可证的危废处置企业进行终端处理。国家对于这类废弃物的定义明确,要求严格,且对危废处置资格许可证发放标准较高,使得企业达标率通常较高,同时处置设施多建在工业区或其他远离人群的地方,所以被公众认识的机会并不多。环保部还出台了《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铁矿石烧结、炼钢、有色金属再生、制浆造纸、遗体焚化等产业提供了相应的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从源头上降低了这些行业排放的二噁英数量。于是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较多的当属生活废弃物燃烧了。

生活废弃物的焚烧又分为两种形式,生活垃圾焚烧厂和所谓的露天焚烧。我国古代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小炉子。需要的时候便将炉子摆在后院里,将垃圾、落叶等物投入燃烧,这种习惯一直保留到近代,甚至近几年间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还可见到露天焚烧秸秆等行为。露天焚烧并不单指这种焚烧方式,垃圾填埋场或其他露天堆放的垃圾堆在达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会发生自燃甚至爆炸。由于同样是在露天环境下燃烧生活垃圾,这种自燃也被归为露天焚烧。另外现在部分村镇仍在使用的简易焚烧炉,由于其排烟管道较短,且不具备良好的烟气处理系统,烟气被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也被归类为露天焚烧。而焚烧厂焚烧则是指将生活垃圾集中到现代化管理的焚烧厂统一进行焚烧,焚烧过程受控,烟气处理要求严格,处理过的尾气经过数十米高的排烟管道排放至大气中。

两种焚烧方式都会产生令人深恶痛绝的二噁英,但国外的研究表明,1吨垃圾露天焚烧所产生排放的二噁英是同等重量垃圾经过现代化焚烧炉焚烧所排放二噁英的数千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