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作者:朱末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短短10天内,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一连发出三份官方回应。
让海天味业如此坐立难安的,是一条“海克斯科技”(特指使用添加剂等多重手段对食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话题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持续发酵。
有短视频博主称,海天味业在国内售卖的酱油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包括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的苯甲酸钠,而在国外售卖却是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其产品存在双标。
公众的情绪瞬间被点燃。面对争议,9月30日晚间,海天味业首次回应称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均符合国家标准,是部分短视频账号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安全,将采取法律追责。
10月4日,海天味业发布第二份声明,称食品添加剂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此次对海天和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攻击,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随后,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发表声明,支持海天味业依法维权。
▲两次声明
10月9日,海天味业再次发布澄清公告,指出国内外公司均有销售含食品添加剂与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且国内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现代食品工业是绝对无法离开食品添加剂的。否则整个食品、药品的工业体系立马会处于崩溃边缘。
但凡事就如硬币的两面,近年来,因为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剂的滥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比如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苏丹红等,带来的性质和影响极其恶劣,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的认知态度,也并非空穴来风。
何况,行业标准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决定着饮食和健康都被经济利益操纵,食品添加剂本是为了改善风味、色泽、口感,亦或延长保鲜保质时间,但在不法商人的运作下,却成了劣质食品的“美容剂”。
对待食品添加剂,我们不必矫枉过正,但也不可松懈警惕。
01
食品添加剂的“红与黑”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新鲜事物,而是自古有之,历史悠久。以我国为例,卤水点豆腐是西汉时期的发明,制作腊肉用的亚硝酸钠源于南宋时期,就连促使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寻找香料来源。
西方则更为激进。20世纪初,人类的食品变成了检验“让化学改善生活”的试验场,创造出了人造甜味剂、味精、植物黄油、氢化植物油等,形形色色的化学合成物质登上了现代食品工业的舞台。
食品添加剂的普及,在丰富味蕾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年美国FDA批准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仅仅一年后,FDA特别工作组发现,西尔公司提交的数据中,隐瞒了动物食用阿斯巴甜后出现抽搐和脑瘤,但FDA却没有取缔产品。
年,美国卫生和人员服务部报告显示,有种食品中含有“阿斯巴甜”,能导致人类出现88种中毒症状。另据《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杂志研究表明,如果孕妇每天喝1罐含人造甜味剂的饮料,早产的几率会增加38%,如果每天喝4罐以上饮料,早产的几率可增加78%。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信息的频繁交流,国外的添加剂使用经验进入国内。因此,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起步虽晚,但势头却极为迅猛。
20世纪70年代,我国食品行业只使用碱面、小苏打、味精等约65种食品添加剂;年全国食品添加剂增加至20类,共种;到现在,全国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超过了种,含添加剂的食品达到万种以上。
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扩大销售范围,减少食品腐败,防止食源性疾病,还可以满足口味或营养的需求,形成更好的色香味。
有了食品添加剂,超市里出售的火腿肠、香肠、熟肉罐头等食品能较长时间保持风味;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从外地长途运输来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高度发达的现代食品业。
但渐渐地,事态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年,全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总产量约为万吨,每个人每天都会吃进去上百种食品添加剂,绝不是夸张的说法。
▲图/世界知识局
以一块面包为例,面包改良剂是一般面包厂家都要用到的添加剂,光这一袋里就有20多种添加剂。到了面包房配方更复杂,光香精就得有几十种。
如果是奶油面包,奶油的供货方已经加了抗氧化剂、色素等等,再分析一下面包粉,增白剂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一个面包的制作,从头到尾,需要用到50到种添加剂。
又因为成本极低的添加剂,能够“点石成金”,追求利益最大化背后,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愈演愈烈。不仅超剂量使用随处可见,甚至原本属于化工原料范畴,有毒有害的添加剂,也开始明目张胆地添加在食品中。
使用矿物油加工大米、饼干;用工业用甲醛、烧碱处理水发产品;吊白块加入米粉、米线当中等做法屡见不鲜。
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3月17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紧急宣布,该市有关部门在肯德基的原料辣腌泡粉中检出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举国哗然。
然而,更大的“地震”,还在后面。
02
乱象引发全民“恐慌潮”
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十分蹊跷;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已经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死亡1人。
而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全国所有品牌的奶粉,有69批次的产品含有三聚氰胺,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三鹿奶粉。
事发后,国家迅速启动国家安全事故一级响应。在当时,判断牛奶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牛奶中是否含有适量的蛋白质,做法是通过氮元素含量来检测蛋白质含量。
于是,无臭且含氮量极高的三聚氰胺被添加了进去,摇身一变为“优质奶”,出现在商超的货架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文件,三聚氰胺被列为2B类致癌物质,绝对不能添加到食品中。另据粗略统计,在“毒奶粉”事件中,受害者儿童高达30万人。
由添加剂引发的社会性恐慌,不断蔓延开来。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就没有消停过,孔雀绿、瘦肉精、一滴香、蛋白精……这些本该出现在化学书上的名词,硬是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术语。
▲图/晚会截图
源源不断的风波中,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反感与日俱增。加上近段时间,一名叫辛吉飞的博主“揭秘”用食品添加剂合成蜂蜜、燕窝、牛肉粒、淀粉肠等制作过程,消费者紧绷的神经不断被挑动。
▲辛吉飞展示各种合成食物
纵观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人的问题,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只要是在合理规定使用量范围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安全的。
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质量缺陷、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未被我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等,都属于违法行为。
偏见之下,人们只看到了过量、乱用和滥用带来的后果,而忽略了食品添加剂对于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
味精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坊间流传着摄入味精会导致种种病变,小到脱发大到癌症,味精成了众矢之的。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早在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即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摄入量无限制。”
真正该担心的,是工业化标准的添加剂,将在食品里无孔不入;是商家为了赚钱底线全无,劣币驱逐良币。
更可怕的后果是,一旦这些做法成了“潜规则”,消费者只能被迫麻木,并且一如既往的无能为力。毕竟,再严格的国家监管,也无法面面俱到。
03
海天味业到底做错了吗?
说完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再来说说海天味业。
按照国标使用苯甲酸钠,海天确实没问题。但如果这个国标是自己牵头制定的,说服力就显得苍白了。
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告服务平台检索结果显示,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蚝油、配制酱油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甜醋、原酿本味酱油团体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至于支持海天维权的中国调味品协会,其专业委员构架名单中,主任委员会正是海天味业的董事长庞康,秘书长同样也来自海天。
当然,不管海天是不是又当球员又当裁判员,既然行业标准得以成立,那么海天的做法的确是合规的。
但对于一个市值亿,有年历史的“酱油茅”来说,海天做的却是远远不够。一个真正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伟大企业,不会满足于低标准,而应该用更高的准则来要求自身,用实际行动去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让中国的食品越来越健康安全,这才是消费者希望看到的。
如果细溯下去,海天味业并不是第一次卷入负面漩涡中。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则酱油产品试验报告显示,在对个样品进行抽查中,有29个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海天味业赫然在列。
年,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爆料称,自己在超市买的海天酱油,在开瓶使用几次,不到一周后,竟然发现瓶子内竟有十几条在蠕动的蛆虫,且这瓶酱油还是在保质期内的。
面对此次争议,海天味业的态度强硬,称质疑产品安全问题的网友,是在企图污蔑民族企业,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才引发了舆论反弹。
既然标准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为何明明一个品牌,却要设两个标准,两条生产线,让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这才是消费者真正愤怒的点。
正如法学教授罗翔所说:“法律是对人们最低的道德要求,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这个人完全可能是人渣。”。
事实上,不论哪国,一个国家的法定质量标准仅仅是最底线的标准。如果什么都卡着最低标准来,并且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那么消费者一定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赢了市场,冷了人心,到最后还是双输的局面。不知道海天们能不能悟透这一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3O有机农业《食品添加剂:回顾百年发展史,危害不容忽视》
2.英伦大叔《国内致癌添加剂,国外零添加!偷换概念,顾左右而言他,何时是头?》
3.大自然搬运工和拿来主义《食品添加剂不是洪水猛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