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6.html

01年夏秋之际,在一些地方大幅度“去煤炭化”后,部分地区遭遇“拉闸限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仍具有“压舱石”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0年,处于低碳绿色转型中的煤炭行业如何才能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煤炭行业的定位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国在煤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

针对这一系列焦点话题,全国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进行了专访。

刘中民告诉记者,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化工在能源生产及工业利用中仍将发挥较长期作用。随着需求的增加,煤炭原材料化的比例会逐渐增加,煤炭将由单纯的能源,向能源与原料并重的方向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受访者供图

减煤的同时利用方式也要变革科技创新为煤炭加工转化带来巨大空间

NBD:0年全国两会期间,您能透露一下提交了关于哪些方面的提案吗?

刘中民:我一共准备了三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双碳”的,另外两个是关于科技创新的。第一个提案是建议在典型区域先期开展“双碳”的综合示范;第二个提案是建议设立一个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国家专项基金;第三个提案是建议探索科技成果证券化来促进科技研究与资本的对接。

NBD: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大约是57%,长远看,您认为煤炭行业和化石能源会趋于消失吗?煤炭行业未来是否还有机遇?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近年来持续降低

刘中民:人类社会实际上是一个以碳物质为基础的社会,庄稼、森林以及人体等都含了大量的碳,这些碳可以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方式去利用它。

虽然有机构预测我国在年实现碳中和的情形下,煤炭消费量将降至约3亿~5亿吨/年的水平,但真正的碳利用量绝不只有这个数,实际上要多很多。因此我们要减煤降碳,但并不是要完全“去煤化”。

之所以要减煤,是因为目前煤炭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燃烧发电,这一过程必然会排放二氧化碳。但如果是采用另外的利用方式,也未必一定就会产生那么多污染物,关键是利用的方式需要变革。我们不太可能用现在的技术来做40年后的推论,在40年间,科技创新会带来巨大的空间。

当前二氧化碳产生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有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只要人类对碳有需求,我并不认为煤炭和化石能源行业会逐渐消失。

煤炭也不是只能用来发电,它还可以用作原料,后者的二氧化碳排放会更少一些。

现代煤化工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技术整体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生产及工业利用中仍将发挥较长期的作用,不仅要起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作用,也要注重弥补我国石油不足所造成的结构性缺陷。基于此,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技术创新促进自身清洁化、低碳化的同时,也要促进相关高能耗工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双碳”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将进一步向清洁化、低碳化发展,重点发展与新能源制氢耦合技术、煤炭/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燃料与化学品技术等,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多角度发展煤化工可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

NBD:去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该如何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

刘中民: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导致除煤炭以外,化石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

在目前地缘政治背景下,化石能源进口不排除存在断供的风险,而可再生能源的产能又难以满足全国14亿人的用能,因此我国仍需要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来保障能源供需的平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仍然是当前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作为原料的煤炭占我国煤炭消费量的比例仍然较低。随着需求的增加、煤化工技术的进步、控煤政策、碳减排压力及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我认为煤炭原材料化的比例会逐渐增加,煤炭将由单纯的能源,向能源与原料并重的方向发展。

如图所示,除01年以外,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从这些角度发展煤化工,也可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还可以实现我国能源化学品生产的多元化。

煤化工领域处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期需加速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突破

NBD: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煤炭产业未来如何才能发挥优势,生产适合煤化工特点的产品?

刘中民:我国在煤化工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正处于完成工业示范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有利时期。同时,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强新产品开发,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

我认为,未来煤化工领域的重点是以甲醇转化为平台,耦合石油基原料(苯、甲苯、石脑油等),实现烯烃、芳烃和含氧化合物大宗化学品/燃料的合成技术变革,践行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年,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万吨/年、万吨/年、51亿立方米/年、万吨/年。

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看,目前煤制烯烃占有优势。从发展态势上看,煤制乙二醇、乙醇等含氧化合物最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