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块链技术为架构的去中心化电商交易平台,将会具有交易成本低、可靠性高、交易过程更顺畅的优势。
说到最热门的商业潮流,是人工智能(AI),则是区块链(及各种币)。走在某大城市街头,经过一片绿油油的城中村菜地,如果你看到田边歪歪斜斜插着一个牌子,上书“国际区块链研发中心”,千万不要意外,或许这个项目几天前刚在区政府开过立项发布会。
在暗流涌动、游走在合法边缘的数字币狂热之外,企业、政府、机构则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字币背后的核心技术基础——区块链上。它忽如一夜春风火起来,被称为继互联网出现以来又一革命性的技术。很多企业最关心的是,区块链技术能为自己的行业带来什么革命性的改变机会,过程中又可能遇到什么挑战?
不过,预测革命性技术对行业的冲击及挑战充满不确定性。年,当30岁的JeffBezos,被刚刚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吸引,辞去了在华尔街对冲基金D.E.Shaw的高管职务,开着ChevyBlazer车,横跨美国从纽约回到他父母西雅图的家,从车库中创立了Amazon的时候,很少有人能预测到24年后,这个企业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Bezos本人以亿美元身家成为世界首富。更关键的是,在Amazon成功的电商道路上散布着多家曾经叱咤风云,却纷纷倒下的零售巨头,如Borders(书店),Toys“R”Us(玩具),RadioShack(电器),TopsMarket(食品超市)…
鉴于区块链技术正处于运用发展初期,想精准预测它对行业带来的冲击并不容易。因为谁都没有能清晰看到未来的水晶球。比较靠谱的分析,可能需要融合以下两个考虑:一是所谓的Amara’sLaw,这是由斯坦佛大学未来研究所(InstitutefortheFuture)科学家RoyAmara提出的一个定律,指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这意味着,区块链技术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对行业带来剧变,但长远来看,它的影响一定不容忽视。故相关分析预测应该有长远战略视角,而不仅是急功近利地近看当下。其实今天公认的电商成功典范Amazon,也花了18年(年)才在市值上追上了沃尔玛,但之后却只用了2年,在市值上翻了沃尔玛一倍。
二是采用历史分析(historicalanalysis)方法,这种源自历史学并借用于商学的研究工具,通过对过去事件结构及过程的解析,提炼出核心要素,从而指导现在与未来的类似事件。它为分析革新技术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发展的眼光(evolutionaryperspective)。的确,虽然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但类似的技术(工具)革命,在人类商业发展史上也不少见,比如万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楔形文字(cuneiform),就为远古贸易的扩散提供了记录载体。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兴起,为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带来了可能。故而,采用历史发展观的预测,可在区块链技术放在人类商业活动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避免在分析上盲目乐观或是眼界狭隘。
虽然很多行业及商业领域都有可能找到区块链技术的革命性运用,本文分析重点放在营销行业:作为面向顾客的一个重要商业职能,营销在每家企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通常可能会把销售额的10%-15%放在营销上,行业包括了诸如销售、广告、零售、电商、传媒、咨询等方向的从业人员。行业主要关心的问题就是:区块链技术会对营销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与冲击?
区块链技术特点: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数据存储、验证、传递和交流的技术。在区块链网络系统中,通过密码学的算法约束,欺骗系统的行为会遭到其他区块链节点的排斥和抑制。故而,不依赖中心化的机构来信用背书,区块链技术可以让参与者在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创立一个统一透明的信息账本系统。另外,区块链中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试图篡改数据的行为很容易被追溯,被其他节点排斥,所以区块链也具有无法篡改(Immutability)的优势。
如果把区块链技术放在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背景下,可以看出它具有不依赖中间商平台(如Amazon),可实现信息的无障碍流通,促进买家与卖家的顺畅交易-——用经济学的术语而言,降低了人们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是经济学家科斯(Coase)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指的是当买家与卖家完成一笔交易(如商品购买),除了支付的价格之外,买家在交易前后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比如花费的时间、精力或金钱、心理负担)。一般认为,这些成本可能包括以下类别:搜索/辨识成本(Search/identificationCost)——辨识,找到合适的卖家,或合适产品的成本;协议成本(NegotiationCost)——买家与卖家就交易具体细节(如交货期,付款方式等)进行沟通,谈判的成本;维权成本(EnforcementCost)——当买家发现商家提供的产品(服务)与合同规定不符,维护自身权益所需花费的成本。
例如,香皂是常备的家庭清洁护理用品,超市货架上诸如舒肤佳、力士、多芬、六神之类的快消品牌占据了显赫位置,一般人的购买行为模式是拿了就走(顶多比较下价格),交易成本似乎不是个大问题。
但当我们把视角从传统零售店场景扩展到电商平台,情况就可能有所不同。今天的制皂行业,潮流是从大规模的工业化产品转向个性化。如果你在手工制品电商平台Etsy上,用Handmadesoap(手工肥皂)搜索,出现9万条结果;在Amazon上搜到3千多条结果。关于手工制皂的讲习班(workshop),研讨会在欧美风行,在中国,手工皂也成为日化品的一种消费潮流。
相比过去大规模工业化香皂的单调,新时代的制皂富含浓郁个性:比如,在Amazon平台上有一款全天然草本的死海泥香皂,由来自以色列YoqneamIllit的Natalia的家庭公司Primacandle出品,主要成分包括皂化的椰子油、橄榄油、棕榈油、死海泥、荷荷巴油、甜杏仁油、薄荷油。
对消费者而言,个性化制皂(通常小作坊甚至个人制作)的出现,丰富了选择,也为多年来统一单调的香皂市场带来了鲜活、惊喜与刺激。那么,是否马上就会踊跃购买呢?从消费者选择心理(成本)来看,还真不一定!比如:舒肤佳拥有强势的公司品牌(世界日化巨头宝洁),丰厚的营销预算,天罗地网的销售覆盖,在中国消费者中知名度极高,购买它,也许不一定是最令人振奋的选择,但一定是安全的选择。
对比Natalia的死海泥香皂,它来自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完全陌生的以色列YoqneamIllit地区,潜在顾客对于Natalia本人,家庭公司的背景,制皂能力,电商购买的可靠性知之寥寥,购买的担心可能包括:Natalia真的如她描述,是死海泥香皂的制作专家吗?怎么样才能产品或付款的具体问题,与这位与万里之外的外国卖家交流沟通?如果收到的产品不满意,如何才能不扯皮就获得赔偿?
所以,五彩斑斓的个性化香皂电商购买,看起来很美,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小的交易成本。
营销与交易成本
既然交易成本在大量商业交易的场景中都少不了它的出现,那么作为与交易息息相关的营销,又是怎样发挥作用,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交易的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营销在人类商业史上的出现及发展谈起。
距今10万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以群聚部落形式生活,商业萌芽来自多余物件的交换:如壮汉用捕来的小鹿,与巧女钻木取的火种进行交易。由于部落人数不多,彼此了解熟悉,信任度高,发生欺骗的概率低;交易物品也比较简单常见——交易成本无从谈起,几乎为0。
进入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开始足迹远远超出了部落的限制,长距离(甚至跨越不同大州)的迁徙已常见;同时,随种植农业的出现,人类生存不再需要追随猎物迁徙,聚集地开始出现;比如,古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已出现了发达的城邦,人口达8万;他们的生活形态已经和现代类似,有学校、美食、艺术、宗教等。
商业贸易也是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农耕及手工艺技术发达,农产品如谷物、烹饪油、枣、亚麻;工艺品如陶罐、皮革、珠宝、牙雕、纺织品会出口到欧亚不同地区。同时,由于这个农耕流域缺乏其它资源,进口也很活跃:包括埃及的金子,印度的象牙和珍珠,安纳托利亚(土耳其)的银子,阿拉伯的铜,波斯的锡等物品。
对比人类远古时代的简单部落易货贸易,美索不达米亚的“国际”贸易,交易成本可能成倍攀升:交易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交易产品的质量(如铜的纯度)可能需要时间才能检验,但交易方却有可能是再也见不到了;交易双方语言不通,需要比划或翻译;若是多次交易,可能出现赊账、延期(农产品上市日子靠天吃饭)、后续服务等复杂交易需求。这些因素也正是史学家公认,人类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楔形文字(cuneiform),在美索不达米亚出现的原因之一:用来记录复杂的交易,甚至合同。
不过,虽然原始的文字记录可以辅助交易方完成交易,但没有解决商家发现(搜索)及辨认的问题。比如,哪家印度商人总是能提供高质量的象牙?当交易的商家范围越扩越大,这对买家可能是一个挠头的问题。于是,原始意义上的营销开始在人类商业史上出现。
以人类最早的娱乐性饮料,拥有5千多年历史的啤酒为例,啤酒人类学家AlanD.Eames据称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啤酒广告:“DrinkElba,thebeerwiththeheartofalion”(Elba啤酒,狮者雄心)。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而言,这则广告首先让他们知道当地有家啤酒作坊叫Elba(而不是无名氏),二是Elba啤酒有独特好喝的口味。这样,啤酒买家可以根据品牌来选择商家,至少可以降低搜索及辨识成本。另一方面,既然Elba作坊打了品牌,就不大可能是卖了就跑的游击小贩,买家从这样的品牌商家购买更有信心,不需要太高的协议成本(如谨慎困难的谈判),亦可降低合同成本,有纠纷时(如交货日期)也容易找到商家理论,故而也可降低维权成本。
如果说这个5千年前的啤酒广告还只能算是原始的营销,到了2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庞贝时代,商家的品牌意识已经完善风行。位于庞贝城的UmbriciusScaurus,是古罗马当时最大的鲭鱼鱼酱商,产品占据了罗马城60%以上市场份额,它家的鱼酱瓶子上印着其品牌口号:“Theflowerofgarum,madeofthemackerel,aproductofScaurus,fromtheshopofScaurus”(精品鲭鱼鱼酱,Scaurus荣誉出品)。这款品牌鱼酱甚至通过贸易远销到当时的法国地区。
除了尝试通过品牌来降低顾客的交易成本,在人类商业史上,零售业的发展也算是营销为降低交易成本做出的商业创新之一。
和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商贸市集类似的市场形态,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持续了千余年。一般而言,交易生鲜农产品的市集频率频繁,称为Market;交易耐用品(如工具,家具)等商品的市场稀疏一些(通常趁节日),称为Fair。但不管Market还是Fair,卖家基本是在在一个场地打游击,没有固定的“商店”概念。从买家角度来看,就算是卖家打了品牌,但流动的市集形态,还是可能给人以交易成本方面的担忧。比如:买的商品出了问题的话,下次在市集上哪里可以找到卖家?
这个现象直到中世纪才有所改变,13世纪英国的Winchester,首次出现了由几个永久性布料店形成的DraperyRow(布料街)。进入17世纪,永久性商店也从最初的厂家店,扩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多品类零售店,如史料记载发现,一个叫WilliamAllen的布料店商人,在英国伯明翰北部Tamworth开的店内,不单是卖皮草、纺织品,也卖香精调料。
现代意义上的百货店(departmentstore)出现在18世纪末期,它超越了过去单一产品线厂家店的概念,聚拢不同厂家及不同产品种类,适合随着工业革命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对购物便利性的需要。一般认为,年在伦敦PallMall街区开的HardingHowellCo是世界上第一个百货店,它分为4个专区:皮革制品、服饰(丝绸、薄纱、花边、手套等)、珠宝钟表香水、帽子裙装。当时中产阶级女性对于美装美颜产品的需求,基本可以在这个店里一网打尽。
百货店通过甄选聚合品质商品,一方面让新兴中产阶级的购物更方便,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他们的交易成本。比如,过去购物可能需要找到合适靠谱的丝绸厂家、珠宝厂家、帽子厂家等…再一家家谈妥交易条件,付款。在这个阶段,无论厂家或是店家的品牌意识及策略都还比较初级,但百货店用自己的经验及专业买手,对入场厂家做甄别筛选,通过自己的第三方背书(third-partyendorsement)降低了顾客的搜索辨认成本;此外,通过提供统一的结账、配送、售后等服务,百货店也降低了顾客的协议及维权成本。
零售革命的脚步在近代愈发加快,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超市(supermarket)、大型专业店(CategoryKiller,如宜家)、仓储店(warehousestore)、折扣店(如T.J.Maxx)等各种新零售形式;鉴于实体店的货架面积限制,入驻买家通常是品牌厂家或者是店家自有品牌(privatelabels),这个阶段卖家及店家的品牌意识高涨,手法娴熟,品牌资产(brandequity)是消费者可以沿着较低的交易成本路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这个阶段也是现代营销(contemporarymarketing)高速发展的阶段。
当然,零售商家日趋成熟的背书(endorsement)策略也是一个削减顾客交易成本的利器,比如对于喜欢到处比价、讨便宜的顾客,家居连锁超市HomeDepot强调其PriceMatchingPolicy(低价承诺):如果你能在竞争对手那里看到一个产品的价格更便宜,只要把它的广告拿来,我们立马降价比它更便宜10%。当这种承诺深入人心,觉得可信之后,顾客就可以不用在价格搜索、比较、讨价还价上浪费时间,来HomeDepot买了就走。
进入21世纪,零售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电子商务的兴起,除了像京东这样的网上零售店(onlineretailer)之外,更是催生了如Amazon、淘宝、Airbnb等一批电商销售平台。电商平台的主要卖点在于通过鼓励海量、长尾、来自世界各地、富有特色的中小买家入驻,吸引流量聚拢人气;而更多的流量,对卖家就意味着更多的销售可能。对那些不出名的中小商家或初创企业来说,在实体店的世界里,它们可能永远也挤不进有限的货架,但如今露脸的机会来了,像前面提到的来自以色列YoqneamIllit,制作销售死海泥香皂的卖家Natalia。类似Natalia这样的第三方卖家(third-partysellers),仅在Amazon上,就达5百万家之多(其中约1/4来自中国)。
电商平台上的商家,不少是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甚至是个人(比如airbnb上的家庭房间出租)。一般而言,买家对它们是陌生的,搜索及辨识的成本较高。比如去洛杉矶旅游,需要找星光大道附近的住宿,Airbnb上的卖家提供的房间安全放心吗?(对比:附近的半岛酒店一定靠谱,除了贵!);基于类似的考虑,面对这些陌生的卖家(有的在国外),买家的协议成本(如国际付款的方式),维权成本(如退货纠纷如何处理)也不容小觑。
更头疼的是,过去曾经起作用的一些降低交易成本的营销手法,在这个场景下也遇到了瓶颈及挑战。比如在超市(Supermarket)时代,品牌确实能起到辨识商家的作用,但在今日的大电商平台上,入驻的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甚至个人大多不具备品牌知名度;对于买家而言,依靠品牌资产来区分卖家不具备可操作性;再者,由于入驻卖家的数目太大(例:下图中,Amazon手工皂的超级卖家就达51个),超越了人们的认知约束,除非能做到鹤立鸡群,一般的卖家品牌,很难起到帮助搜寻或区分的意义(最多是个符号logo而已)。
第二,第三方背书一直是现代零售业削弱顾客交易成本的一个法宝,比如,现在流行有机天然食品,但顾客对于食品是否真的是有机生产而来,难以跟追判断,信任不足。传统零售店(出租柜台除外)通过自家的专业进货审查来甄选商家,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超市WholeFoods有自己的一个不可接受成分清单(UnacceptableListofIngredients),其中包括苯甲酸钠(sodiumbenzoic)、乙基香兰素(ethylvanillin)、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K)等成分。这个清单高调公布在网上,所有顾客都可以随时查到。这个举措给了消费者信心,降低了他们的交易从成本。买有机鸡蛋?去WholeFoods拿OrganicValley牌子就好,不用东挑西捡,左思右想。
可是,到了像Amazon、淘宝、Airbnb这样的大型电商交易平台上,卖家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级别。比如,年,Airbnb就有来自个国家的65万个Hosts(民宿),他们提供了4百多万房间,比全球头5大酒店集团加起来的房间数还要多;并且,与酒店房间相比,民宿没有标准化,配备千差万别。平台基本没有可能做到全面细致甄选,那么,诸如像协议成本、维权成本之类的交易成本怎么应对,买家自求多福吗?
既然依靠品牌资产或第三方背书都遇到了挑战,电商平台于是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方法:依靠顾客点评来帮助潜在买家搜索,辨识商家。这可能是个捷径,但也有问题,已经人气爆棚、小有名气的商家,拥有足够多的点评数量可以参考;缺乏认知的小店评论寥寥,起步困难;更要命的是,电商平台上虚假点评的情况并非少见,虽然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毕竟这是个地下行业),但年,Amazon就对在自由职业交流平台Fiverr.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70.html